陸啟內心有個決定,當世紀廣場那邊的龍華中餐形象店開業,就馬上帶這幾位仁兄去大吃一頓。
畢竟分享美食,就是分享快樂嘛!
···
這103宿舍四人,也就逛起了魔都校園。
這也是陸啟難得的愜意。
陸啟也感受到一股和高中時期完全不同的感覺。
陸啟深深的記得,高三的時候,下午四節課。
上到下午五點半,然后六點半要到教室晚讀。
吃個飯,撒泡尿,洗個澡,洗個衣服時間剛剛好,有個毛時間飯后散步。
“原來老毛沒騙人,大學可以邊交女朋友邊學習。”
老毛是陸啟高三時候的數學老師,他的口頭禪就是,高三努力奮斗,上了大學你就可以邊上課邊交女朋友了。
“不,不!”
“這才大學報道第一天,錯覺而已。”
陸啟覺得老毛的話其實也是扯淡。
那是為了讓大家不要談戀愛而好好學習的說的下策話。
大學,你如果去尊重他,想去真正學到東西,那也是比高中更加艱苦。
只不過給點自由,你就飄了而已。
而大學給的自由,才是陸啟覺得愜意的所在。
你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安排自己,這才是美好的人生。
···
大家邊走邊聊,聊起了為什么要讀金融專業。
李子明,從初中開始就想成為巴菲特,后來知道的越來越多,才知道要成為第二個巴菲特是不可能的,自己能做的就是后浪村的巴菲特。
后浪村是李子明老家的村名。
雖然知道成為巴菲特不可能,但李子明喜歡金融行業,每次看那些金融新聞,那些數據,心里就有一股莫名的興奮。
李子明,想要成為一名金融分析師,所以他放棄了在老家那邊的城市可以讀一個一本師范大學的機會。
李子明的父母還是希望他能讀師范大學,出來后在老家那邊當個老師,這是多好呀!
只可惜,像李子明這種類型的十八歲年輕人,都是跟著自己的心走。
一直堅信,人如果不為了自己的夢想而奮斗,那和成為一條咸魚有什么差別呢?
所以,讀金融專業,成為一名金融分析師,就是李子明的夢想。
蔡坤,他的就簡單了,他老爸是他們當地一家銀行的行長。
蔡坤這人沒什么偉大的理想,就喜歡打球。
只可惜,他的打球水平是不錯,但終究天賦不夠,打打業余還行,想打職業那就是癡心妄想了。
所以,在父母的安排下,蔡坤選擇了金融專業。
出來后進銀行工作,穩穩當當。
而蔡坤自己覺得,這也許不錯,銀行是朝九晚五的工作,即使工作,自己依然有時間來打籃球,延續自己的愛好。
王一波,從小被父母嬌生慣養的人。
原來,王一波可不簡單。
王一波是杭都人,他爸是杭都一家著名投資公司的董事長兼創始人。
陸啟事后查了一下,王一波老爸的投資公司,總規模資產那可是好上百億,去年的凈利潤超過了一個億。
意思就是,王一波家是億萬富翁的家庭。
讓李子明和蔡坤投來羨慕的眼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