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上一場,中國隊客場輕松擊敗了印度尼西亞,肯定會導致一些人對印度尼西亞這個對手產生輕視的想法,這就很要命了。
就算有高崢,如果其他球員不給力,比賽一樣很難打。
為此付博還拿出了當年中國隊在世界杯預選賽中和馬爾代夫的比賽做例子,告訴大家不要輕敵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001年4月22日,當時由米盧蒂諾維奇率領的中國隊正是在西安迎來了那屆中國隊沖擊世界杯的第一場比賽。中國隊的對手是業余球隊馬爾代夫。
賽前大家都很樂觀,這場比賽的勝負根本沒有懸念,懸念是中國隊能夠在主場贏幾個球。有球迷干脆把他所期望的比分寫在了自己身上:18:0。
還有人預測比分將會是20:0。
雖然上半場中國隊就進了三個球,但球迷們卻并不滿意。現場還出現了一些噓聲。因為在中國球迷心中,他們的目標可都是十八球、二十球,這上半場才進了三個球,那十八球、二十球的目標要怎么完成?
更不要說下半場馬爾代夫竟然抓住中國隊后防線注意力不集中的機會,利用全場比賽唯一的一次反擊機會攻破了中國隊的球門。
盡管最終中國隊10:1擊敗了馬爾代夫,但這個丟球卻就像是一根魚刺,卡在所有中國球迷的喉嚨里。
當時馬爾代夫進球之后,現場還響起了中國球迷的掌聲和歡呼,這可不是中國球迷們為馬爾代夫隊送上的敬意,而是對中國隊糟糕的后防線的反諷。
這場比賽雖然贏了,賽后國家隊的表現卻遭到了球迷和媒體的一直批評,對于米盧蒂諾維奇的質疑聲隨之而來,甚至有人罵這個塞爾維亞老頭兒是個“騙子”。
還有人說一支能被馬爾代夫進球的國家隊,沖擊世界杯的希望是零,根本不配出現在日韓世界杯的賽場上。
后來中國隊客場挑戰馬爾代夫,踢的更是難看,最終僅以1:0取勝。
國家隊內部也出現了裂痕,郝海東當時在公開場合炮轟米盧蒂諾維奇,質疑他作為國家隊主教練的能力。當時大家都以為米盧蒂諾維奇要滾蛋了,而中國隊則將又一次在沖擊世界杯的道路上折戟沉沙。
不過后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
米盧蒂諾維奇和郝海東冰釋前嫌,這個曾被稱為“騙子”的老頭兒則帶領中國隊歷史性的首次闖入世界杯決賽圈。
回到中國隊和馬爾代夫隊比賽本身,雖然兩場比賽中國隊都贏了,但卻都不讓人滿意,甚至是不滿意的人站大多數。
因為在很多人心目中,以馬爾代夫和中國隊的實力差距,中國隊贏球是很正常的,贏得漂亮才是大家的追求。結果因為驕傲輕敵,兩場比賽中國隊都犯了錯誤。
如今中國隊整體實力還不如十二年前的那支中國隊,對手印度尼西亞的實力也要強于馬爾代夫。如果中國隊不重視對手,產生輕敵情緒。那么一旦在自己的主場遲遲打不開局面,主場球迷們的熱情支持就會反過來變成巨大的壓力,壓垮中國隊。
這不是危言聳聽,在中國隊的過往戰史中,這樣的例子簡直數不勝數。
付博不希望在擁有大好局面的情況下,因為驕傲輕敵這樣的事情,而壞了大事。
所以他反復強調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