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小萌出現…
“哈哈…”
“笑什么?還有怎么不是普通話?我聽不懂!”
“…有字幕啊,可以看字幕!”
現場有不少法國留學生,小聲嘀咕。
老外想欣賞《瘋狂的石頭》,有點困難,東方式的笑話他們聽不懂,但是也不妨礙他們看到謝小萌的遭遇,笑起來…
伴隨著謝小萌的可樂從索道掉下,《瘋狂的石頭》五個大字出現了!
短短的三分鐘,觀眾什么也沒看出了,但原本坐在椅子上,不動如山的胡宗明卻坐直了身體,眉頭也皺了起來,做為導演,他敏銳地注意到了開篇鏡頭的奇怪之處。
熊田雅彥曾經說過,黑澤明非常喜歡老謀子的《秋菊打官司》。
對了,熊田雅彥是黑澤明的御用制片人!
“有一天他告訴我一個中國人拍的片子很好,叫我一起看,我們當時對這部電影的背景一無所知,我現在還記得,電影開場沒幾分鐘,展現女主角家里的場景,他就說了一句話——‘這個導演了不起’,我說你怎么能看出他的功力?因為我還沒感覺呢。他告訴我,你看他的鏡頭下每個角落都有精心的安排!”
胡宗明的感覺跟黑澤明差不多,他對張俊生的掌控力已經有了判斷…
他想到了庫布里克的《殺手》、想到了《羅生門》…
這是一個很有水準的導演!
果不其然,接下來的撞車證明了他的猜測!
三條線匯成一個點…
“這是赤果果的炫技!”
胡宗明有些不忿…
……
謝小盟的易拉罐從天而降,砸壞了包世宏的面包車。就在包世宏從車上下來大罵的時候,因為汽車處于下坡狀態,自動下滑,撞壞了前來討債人的寶馬,而這起事故又讓警察無意間放跑了道哥三個小偷,整個故事迅速進入正軌。
隨著劇情發展,故事的主線逐漸清晰,廠長挖到了一顆無價翡翠,想靠它讓工廠起死回生,卻惹得各方聞風而動。
除了道哥和馮董兩個勢力,還夾雜了三寶的支線,謝小盟的支線,包世宏的隱晦病癥等等…
為什么《瘋狂的石頭》評價那么高?
除了搞笑之外,在《瘋狂的石頭》之前,國內沒有如此敘事的商業片。
雖然寧昊借鑒蓋里奇的很多,但是在中國的電影上,這是第一部敘事線索多,帶著中國化的黑色幽默的電影!
我們已經無數次強調,這個時空沒有蓋里奇,《瘋狂的石頭》是影史第一部多線敘事的電影!
所以,當前十分鐘三條線匯成一條,與此同時,圍繞著的翡翠出爐,盧米埃爾大廳的觀眾們大概懂了…
其實,《瘋狂的石頭》之所以能成為經典乃至神作,除了電影技術上的精湛,還有其蘊含的人文關懷和社會意義。
最表層,它反映了世紀之交國企破產——掌權者徇私勾結資本家賤賣國有資產——國企職工處境窘迫還遭背叛的社會狀況;
深入一點,它展現了人性面對誘惑如何瘋狂,然而最后寶石卻落到全片唯一不瘋狂的人——包妻的脖子上;
除此之外,信任危機甚至破滅在電影中無處不在:父子之間、職工與廠長之間、道哥與菁菁之間,道哥與小軍之間、黑皮與道哥之間、包世宏與三寶之間…
這些是當年《新世紀周刊》對該片專題評論的觀點,有過度解讀的嫌疑,但豐富的解讀空間對一部電影來說并不是壞事。
對比一下,《瘋狂的賽車》更像是為了搞笑而荒誕,國際化販毒等情節已遠離普通百姓的生活,全片也缺乏立得住腳的大背景,思想性更難追前作,盡管《賽車》在中國喜劇片中已經鶴立雞群了…
所以,很多人認為寧昊的起點是《瘋狂的石頭》,最高峰也可能是《瘋狂的石頭》…
當然,這些不重要,現場的評委、大量觀眾——他們不懂里面的中國式笑料…
他們看重的是電影結構!
臥槽!電影還能這么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