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狂的石頭》的故事被導演張俊生放置在了山城,結合了大量本土的山城方言俚語,讓整部電影不但充滿了鄉土味,而且妙趣橫生。”
“一些耳熟能詳的音樂略加處理作為背景也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影片在快速的剪切和場景轉換中更是揮發出極具創意的快感!”
“電影里面,人物角色的設置相當眾多,彼此關系相互交織。他們往往是螳螂捕蟬黃雀在后,環環相扣,令情節總是在不可思議地發生變化,令觀眾能長時間將注意力放在影片,并且伴以不停地大笑。”
停頓了一下,關雅荻繼續寫:“《瘋狂的石頭》雖然以夸張的手法來制造笑料,但是你絕不能忽視這部影片嚴密的邏輯性,片中很多的笑點的成功都在于預先埋下的伏筆!”
關雅荻是《看電影》雜志的特約影評人,也是由雜志贊助的戛納中國影評人。
昨晚,看過電影,他很激動,回到酒店,幾乎沒能入睡。
除了因為電影的結構堪稱天才,更主要的,這是一部低成本喜劇片。
她看到了這部電影的市場潛質!
有些導演會說什么‘寧愿看一步質量不過關的國產電影,也不愿意花錢看大片,沒別的,支持國產電影!’
中國電影的發展要靠電影人和大環境的共同努力,而絕非砍腿取齊,你丫陽痿,還逼著老娘死守貞潔?
過分了吧?
一氣呵成,洋洋灑灑兩千字,三千塊到手…呸,應該是一篇專欄出爐,檢查了一下,然后發給《看電影》的編輯。
《看電影》是國內流傳度比較廣的電影類雜志,周黎名、關雅荻、程青松、顧小北都是《看電影》的專業影評人!
本來是能辦成最具影響力的電影雜志的,可惜,向著公關低頭了…
《十面埋伏》、《無極》包括《夜宴》,在他們口中都是精品電影…
《富春山居圖》、《小時代》,也能搖旗吶喊…
基本上給了紅包,就能有好評。
毫無公信力可言了!
早上起床,關雅荻收到了編輯的短信:“…有這么好嗎?”
“是真的,我可以打包票,《瘋狂的石頭》絕對能拿獎!”
“…不是商業片嗎?”
“是商業片,但是…開創了多線敘事結構…”
“多線敘事?”
“這么說吧,《瘋狂的石頭》開創了一個流派,光憑這一部電影,張俊生主意名流電影史!”
“(⊙_⊙)”
……
張俊生在國內的影響力很大。
戛納兩天,一堆關于他的新聞出爐。
“娜塔莉波特曼?張俊生?”
“《瘋狂的石頭》震驚整個戛納!”
“張俊生被稱贊后現代電影解構大師!”
中國大陸要等到6月20號才會上映,戛納電影節成為了唯一的觀影來源,一篇篇相關的文章,從戛納傳回國內。
渣浪微博的運營官曹國偉看的實在眼紅,這都是實打實的流量啊!
于是,派遣手下前往戛納,打算來一篇采訪。
肥水不流外人田嘛!
渣浪的組織架構大都是原本《三聯》的人,他們對新聞的敏感度不是一般人能比擬的,曹國偉一句話,采訪三人小組立即組建完成,當天下午抵達戛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