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了,您在戛納接受采訪的時候,特意強調‘《瘋狂的石頭》6月20號上映’,而且還說了‘我不管同檔期有什么電影’是不是意有所指?”
“哈哈,真是做娛樂的,敏感度真高!”
張俊生更忍不住跨了他一句。
這種引戰的言論永遠是他最喜歡的,也是調動票房的最佳利器!
“是這樣的,《瘋狂的石頭》定檔6月20號,這是我們去年年末,電影立項的時候就已經確定的,為的是避開《赤壁》,畢竟現如今的放映廳數量不多,同一個檔期不足以容納兩部電影。”
“但是,半個月前,我們接到通知,《赤壁》該當6月19…”
楊立眼睛一亮,這些都是絕密信息,圈子里還沒有流傳…
張俊生接著說:“然后,我們商量了一下,提檔6月1號,然后又接到通知,《赤壁》也提檔6月1號…”
“擺明了針對我!”
“你說,《赤壁》1.2億美元的制作成本,《瘋狂的石頭》1200萬人民幣,票房上有可比性嗎?而且,它是中影出品、發行,中影旗下的院線數量,我不說你也懂。”
“…那為什么現在決定6月20號上映?”
“我又不怕他,《瘋狂的石頭》海外銷售版權已經超過了《赤壁》,我在郭北的影迷數量絕對不會比胡宗明少到哪去,你要戰,我便戰,誰怕誰?”
……
戛納電影節圓滿結束。
中國演員王博還有中國導演張俊生成為最大贏家,歐洲地區和北美地區的報紙與媒體只是在報道里面提了一下。
怎么說呢,戛納電影節在發過的分量實際上只能跟凱撒獎打平手!
至于意大利、德國、英國,人家有自己的電影獎項。
北美?
不好意思,北美除了奧斯卡,并不關注歐洲藝術…
他們對于這件事情的關注并沒有我們想象中那么大,至少,相比較國內,簡直不值一提!
很明顯,張俊生在中國更紅,國內影迷對金棕櫚的渴望更甚!
而且《瘋狂的石頭》拿下金棕櫚,相當于一次文化輸出…
上風一直在說加強文化輸出,這個時候,張俊生還有《瘋狂的石頭》算是站在了風口上…
所以,早上七點半,中央電視臺全面發力了——《朝聞天下》,特意截取了張俊生捧杯的圖片,重點報道了兩分鐘!
與此同時,報刊亭的報紙,除了少部分政策性大報只能把這條新聞放到第二版或者娛樂文化版塊之外,其它所有的報紙,全部都是頭版頭條,配上巨幅的照片。
張俊生抱著金棕櫚獎杯,笑的很燦爛…
一時之間,全國轟動!
以前,張俊生的名聲大概只能在他的書迷、影迷范圍內流傳,這次登上央媽的新聞報道,再加上街頭報刊的瘋狂宣傳。
張俊生總算走進了千家萬戶。
至少,再提及導演這個名詞,一般民眾心里除了張一謀,還有人能想到張俊生…
名聲就是這么一步一步打響的!
而且有著央視還有上峰的殷切關注,這么說吧,短時間內,只要張俊生不作死,業內沒人敢搞他,即便是中影也一樣!
所以,《娛樂周刊》那篇專訪擺在三爺面前的時候,三爺沉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