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電影北美最高成績是《與神同行2》120萬美元…
前一百名,就只有一部《與神同行2》…
真正意義上走出國內的亞洲電影,還是阿三還有日本!
韓國電影算個屁!
被追捧的韓國電影,大概有兩類。
一是被精致包裝成電影的韓國電視劇。
另一種則是政治正確的韓國電影。
第一種屬于催淚型,各種苦情親情愛情,像什么《婚紗》、《雛菊》等;
第二種就比較有點說頭了,主旨是批政府、批政府、批政府,各種花式批政府。有真實事件改編,比如《辯護人》、《熔爐》等,也有完全虛構的,比如《恐怖直播》、《流感》這種。
這種電影很受歡迎,尤其是天朝觀眾,你懂的。然而,這幾年的勢頭來看,韓國人在第二種電影上越走越嗨,甚至產生了過度依賴。最要命的是這樣的電影你還不能說不好,因為他政治正確,因為所謂的“我們拍不出來”。
可是這種電影本來就沒什么看頭啊,一兩部就夠了,就因為我們不能拍就要推崇到很高的地位?
坦白講,批判政斧,沒什么難度!
你信不信,一旦稍微解封,我們的電影人絕對能一窩蜂帶來一批這種類型的作品?
每個人都希望中國電影能做得更好,那么,請你選擇一些值得支持的作品,少抱著獵奇的心態看爛片,影響身邊的人,別動不動就‘吊打所有中國電影’,你看過幾部中國電影?
我們就是市場,能不能稍微挺直腰桿?
……
見面的地點是一張很高檔的私人俱樂部。
走進包廂,對面坐了十幾個人,有認識的,也有不認識的…
“我介紹一下,這是T-ara,韓國最火的女子團隊!”
不是說少女時代才是最火爆的嗎?
搞不懂你們的排名依據…
“…你們好,請坐吧…”
臥槽,這尼瑪是在談公事,你帶個女子團隊過來是想做什么?
想玩俄羅斯轉盤?
第一次見面,合適嗎?
劉映昊,希杰娛樂電影部門的負責人,似乎看出了張俊生不太滿意,趕緊說道:“你們幾個先出去吧!”
“…不用!”
“那居麗,你陪著張先生!”
“耶…”
嘰里呱啦說了一通,張俊生一個字沒聽懂,頷首微笑…
劉映昊很習慣這樣的場合,端起酒杯,用半生不熟的普通話說道:“《長城》真是讓人嘆為觀止!”
“…謝謝,其實我們有想過去韓國片宣傳,時間有點來不及,下次《長城2》上映,我們一定去。”
“…到時候一切交給我們CJ!”
“呵呵,一定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