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好的生物質孵化的蟲群單位,會有著更高的身體機能,以及更好的對各種礦物的容納性能。
能夠容納更多的礦物,也就是說明這樣的蟲群單位,可以擁有更為厚重堅硬的甲殼。
更強大的身體機能,以及更為厚重堅硬甲殼,就代表了更為強大的攻擊力以及防御力,能夠將蟲群單位的危險程度提升幾個檔次。
22天之后,利維坦到達目標恒星系,放出眼蟲之后,通過眼蟲的探查,云奕得知,這個恒星系,比上個恒星系還要沒用。
僅僅有著碩果僅存的兩顆行星,連一顆氣態行星都沒有,還都是荒蕪的資源星。
抱著蚊子腿再小也是肉的心態,云奕在上面孵化了兩座孵化場,也沒給它升級成為主巢,感覺有些浪費。
然后再用資源孵化出一些工蜂,讓它們去采集這顆星球上的礦物之后,云奕和利維坦,就再次踏上去往最后一個恒星系的征途。
這次的恒星系距離更加的遠,但是離母星所在的恒星系不遠,只有十三光年。
可問題是,它距離云奕現在所在的恒星系,有些接近五十光年的距離。
不過云奕覺得問題不大,反正可以休眠,眼睛一閉一睜,五十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云奕再次醒來,這五十天,加上之前行進探索的時間,其實已經過去了大半年。
現在,因為云奕在母星上又孵化了許多的工蜂,孵化第二頭利維坦的資源,其實已經收集的七七八八了。
在云奕想來,這第二頭利維坦的作用,同樣是去探視野。
不過它要去的地方可就遠多了,云奕的預想是一千光年之外,隨便那一個恒星系。
跑這么的原因可就不單單是探視野那么簡單了,還有著云奕開設分基地的意思。
以后很長一段時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母星只會孵化利維坦。
而孵化出來的利維坦,云奕則是全都會撒出去,一方面探視野,一方面建設分基地。
在龐大的基數下,云奕相信,肯定會有利維坦發現生命星球或者是文明。
到達最后一個目標恒星系,云奕重復之前做過的事情,放出眼蟲,用來探索恒星系內的行星。
這次的探索,但是給了云奕一個驚喜,因為他發現了一顆生命星。
只是這顆生命星氣候異常的極端,大氣層也不是很穩定,有的只是一點點單細胞生物。
也許在幾千萬甚至幾億年后,這顆星球會出現各種生命大爆發,最終出現智慧生命,誕生文明。
這個文明肯定還會逐步強大,走向宇宙。
但現在云奕來了,這顆生命星上的生命進程將被徹底打斷。
云奕的想法很簡單,反正這顆生命星的氣候對于蟲群來說并不極端,那就將其變成蟲群的養殖星吧。
當然,這個養殖星的名字是云奕自己起的,也是他的想法,顧名思義,用來養殖生物,為蟲群提供生物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