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孵化跳蟲,一半孵化蟲后,蟲群數量的提升還是挺快的。
一個小時的時間,蟲后們的注卵技能就沒有停止過,最終孵化出了兩千多的蟲后,以及一萬多的跳蟲。
這個時候,機甲部隊也已經來到了主巢群十幾公里之外,云奕沒有猶豫,留下34只蟲后繼續注卵,剩下的蟲后和跳蟲,全部都被云奕命令去阻止猿類的地面部隊。
同樣,主巢群中的幼蟲,還是一半孵化蟲后,剩下的一半孵化跳蟲和工蜂。
幾分鐘后,蟲群地面單位和敵人的機甲部隊接戰,云奕發現這些猿類機甲,遠程武器只是打一個彈匣,然后就抄起合金長劍,和蟲群近身肉搏。
你別說,這些機甲部隊近身戰斗還挺厲害,憑借體型優勢,有點碾壓跳蟲的意思。
不過問題不大,和空戰不同,地面戰斗每次和蟲群接戰的機甲并不多,大概一萬的樣子,讓他們的兵力優勢,不太好發揮出來。
一臺三米多高的機甲,大概能夠換五只跳蟲的樣子,看起來蟲群是吃虧了,但問題是,機甲被消滅就沒了,這可不是猿類的母星,根本無法補充。
而蟲群呢?有主巢群,也有資源,跳蟲這種蟲群最最基礎的作戰單位,可以隨時隨地補充好吧。
總體而言,只要不是跳蟲一次性死光,別說一臺三米的機甲換掉五只跳蟲了。
就算一臺三米多高的猿類文明機甲換掉十只跳蟲,蟲群也是賺的,誰讓現在蟲群是主場作戰,可以補充呢。
說來也諷刺,本來是猿類文明的恒星系中的一個行星,現在竟然變成了蟲群這個外來者的主場,這可能就是蟲群的優勢吧。
只要能夠孵化出主巢,不管是在哪里,都會變成蟲群的主場,源源不斷,悍不畏死,破壞力同樣強悍的蟲群單位,會利用數量,將敵人撕碎。
另外就是蟲后,蟲后是戰略級別單位,可以遠程攻擊,對敵人有著非常大的殺傷能力。
自然成為敵人第一時間想要打擊的目標,可惜的是,有些跳蟲組成的蟲群沖鋒,讓他們無法全心全意的應對蟲后。
雖說那些身高五米的機甲,在三米多高機甲的保護下,通過多管機炮可以打擊到跳蟲后方的蟲后陣線。
但問題是,蟲后有治療技能呀,這可是兩千多只蟲后呀,可以釋放兩千多次技能呀,而且這技能還不是只能釋放一次。
在這場戰斗之中,猿類的機甲部隊損失不少,蟲群的跳蟲也是換了一批,但就是蟲后,連一個都沒有損失。
被敵人重點照顧的一些蟲后,在其他蟲后的照顧下,身上的血都換了好幾遍了。
但就是死不了,有些這么多蟲后,被重點照顧的前排蟲后,簡直是想死都難。
亦然成為了組織猿類文明機甲部隊最為堅實的陣地,并且還很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