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場消耗戰持續了一個多月的時間,在這段時間當中,出現了極為有趣的一幕。
雙方的大部隊組成陣型,誰也不說突擊事情,完全利用蝗蟲以及無人艦載機這種低成本作戰單位打消耗戰。
雖然蝗蟲和無人艦載機成本低廉,但并不是不消耗資源,特別是在基數大了之后。
所以兩邊的后方,就出現了這樣有趣的一幕,都是一刻不停的有資源被送上來,蟲群的資源運輸單位是王蟲,而猿類則是一些運輸艦。
至于大后方,在赤星上,云奕一直在孵化儲備蟲群艦隊,現在擁有的蟲群艦隊,已經比在戰場上的多了,但因為要突擊別人組裝到牙齒的母星,云奕覺得還是不夠,他想要湊夠五百萬蟲群艦隊之后,一波將對面的行星防御環破掉。
然后降臨猿類母星,進行以戰養戰的打法,用猿類母星的資源來孵化蟲群地面單位,最后占領猿類整個母星。
而猿類母星則是開始了積極的備戰,艦隊已經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明眼猿都能看得出來,太空戰這么耗下去,肯定是會輸掉的,敵對文明的生物艦隊簡直就跟打不完一樣。
太空戰打不過,下一步戰火肯定會蔓延到星球表面,這是不用想的事情。
所以,猿類只能做全面的戰爭動員,誰也不會想到一個太空巨獸的背后會站著一個高等文明。
但事已至此,不管能不能打過,都必須要打一場才行,猿類可不是會聽天由命的種族,猿類有猿類的驕傲。
勝利,猿類就會迎來一波新的發展,敵對文明的生物科技,猿類可是非常眼饞。
失敗,也沒什么大不了的,在這冰冷的宇宙之中,一個文明的破滅,雖然沒見過,但想來也不是什么大事。
消耗戰還在繼續,雙方的大部隊一直保持在剛開始的數量上,消耗的都是蝗蟲和無人艦載機,也就是資源。
只是接下來,雙方都開始對敵方的后勤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興趣,也不知道是誰先動的手,在正面戰場之外的廣闊太空之中。
一股股小規模遭遇阻擊戰被迫展開,雙方的后勤資源運輸線,也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襲擊。
不過,相對而言,運輸線損失都不大,倒是小股阻擊艦隊的消耗,變得非常巨大。
僅僅半個多月的時間,蟲群就犧牲了將近三十萬的艦隊,猿類艦隊的損失也差不多的樣子。
因為無時無刻不再爆發阻擊戰,云奕只能統計己方的損失,對敵人的損失還真沒辦法進行很好的統計,只能聽腦蟲的匯報。
只不過不同的是,對于這種程度的損失,蟲群可以抗住,問題不大,甚至可以說小菜一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