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秦人日常走神,但是現在的他和以前不一樣,攻速屬性的提高讓他的反應速度變快了許多。
在喜多川佑介靠過來的時候,他就已經察覺到并且回過神來了。
因為腦洞比較大,想到什么事情就展開太大而走神是經常有的事情,但是反應速度能夠讓他快速從這種狀態中回過神來,及時作出反應。
秦人將視線轉向對方。
看上去二十多歲的瘦高男人,頭發黑藍色,穿著像是高中校服的白色長袖襯衫,黑色長褲和皮鞋,胸前左側印有鳶尾花樣式的校徽,立起的衣領并沒有擋住脖子,但是讓他看起來更帥了一點。
腰帶上掛著一串鑰匙隨著對方停下腳步而緩緩停止晃動。
嗯,沒我帥。
“你是?”秦人面無表情地明知故問。
“我是喜多川佑介!”對方神情略微激動地向前靠了一步,“能再說說你的感想嗎?”
感想?我剛才說了啥?
“同一幅畫,每一次看都會產生不同的感觸。”秦人雙手插兜,深沉道,“剛才的感觸,已經不在了。”
“哈哈哈,你在說什么啊!”坂本龍司指著秦人笑出聲來。
“原來如此,很有道理。”喜多川佑介卻是很認真地點了點頭,然后有些遺憾地搖了搖頭,“真可惜,剛才你說出的感觸,讓我有了些許靈感!”
“啊啊!?什么?怎么?”聽到喜多川佑介的回答,坂本龍司瞠目結舌地看著兩人,隨后將視線轉向背后背包上趴著的摩爾加納,“是、是我太笨了嗎?”
“嗯。”摩爾加納遲疑了一會兒,也認真地點了點頭,“我也看懂了。”
“什么!?”坂本龍司實在不能接受這個回答,扭過頭去盯著那副畫,“我就不信我看不出來。”
“藝術,是要用心去感受的。”秦人聲音淡漠。
雖然完全不知道自己在說些什么,但是氣勢值的上漲,說明了他的做法絕對沒錯!
“是的,只有用心,才能感受到創作者的真正意圖,就像這位一樣。”遇到了“懂行”的秦人,喜多川佑介也不由感慨起來。
“不過,關于你剛才說的感想,我認為不對,創作者想表達的,是……”
秦人心中只有無語。
有時候,作者心里啥都沒想,但是讀者卻分析出一大堆東西來。
有時候,作者寫了一大堆暗示,但是卻沒有人能看得明白。
廣播和收音機的頻率有時候是不一樣的,有時候會串臺,有時候會收不到信號。
這還要涉及到作者中心論,文本中心論,讀者中心論。
第一種,作者有著最終解釋權。
第三種,一千個人心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第二種,比較復雜,在法律條文解釋上比較常用。
就比如秦人說了,我餓了——
他想表達的是自己昨天到今天沒吃飯,很餓。
但是聽者接受到的“我餓了”,可以解釋成從上個月到現在沒吃東西,很餓,受了很多苦,然后表達了社會黑暗云云……
文本中心論就是字面上的“我餓了”,你作者想表達什么我不管,只從文章上有的東西進行查找解讀。
最后根據整篇文章解讀成“我很久沒吃飯,我餓了”,不會進行過度深入的解讀,也不會去聯系作者的背景或者其他,完全從文本出發。
但實際上還是偏向于讀者中心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