屆時會引導全國各地的網友或粉絲,自發性的拍攝失戀物語短片,中轉至失戀博物館,營造情感失戀狂潮。
線下有失戀劇組實時拍攝動態,9大城市失戀物語宣傳采訪;線上有人人網新浪網微博等熱門動態實時跟蹤,海陸空全方位將大學生和白領群體包圍。
影片粗成后,選取一些城市大學和影院進行點映口碑發酵,營造12.21日世界末日全明星首映辟謠站場;這一系列的宣傳齊上,票房想不大爆都難。
當然,眼下沒多少人相信罷了。
就是榮姿內部,包括負責宣發的傳媒公司,都預測不到能有多爆。
只是根據這一系列的宣傳方案推測,失戀33天最次也應該能有5-7千萬票房,再上8-9千萬,再高就是1億上。
以上,是榮姿和宣發公司做的票房預估,跟池默忤定的相距甚遠。
不然,也不會一開始招不到廣告商,最后池默定言后才做出決定。
反正,至少應該不會虧本就是。
……
演員加拍攝成本1000萬。
宣發500萬,廣告商回本500萬。
票房凈利潤分成:
編劇池默20%,導演柯成銘13%,監制熊山5%,制片副部長閻丹英2%,總共分成合計40%。
劇組拍完今天的兩個簡短男女主角失戀物語后,也就宣布了收工。
明天正式開拍,今晚是最后清閑。
回到家里的池默,暗自盤算失戀33天的成本與票房利潤分成;票房凈利潤分成,榮姿給的不低,很大方。
當然,這種大方是站在凈利潤之上,如果正好回本或虧本,白干。
通常,一部電影的上映票房,刨去交付國家電影發展專項基金和稅費,以及影院、院線、發行方分成之后,制片方最終能到手上映票房的30%出頭。
眼下榮姿制片《失戀33天》,總實際成本是1000萬,只要票房能有3500萬,那就是回本;在這之上,才是能有凈利潤,比如5千萬、1個億、2個億。
所以,眼下池默半躺,默默開算。
票房1個億:
凈利潤2千萬,能分得400萬;
票房2個億:
凈利潤5千萬,可分得1000萬;
票房3個億:
凈利潤8千萬,能到手1600萬。
地球時空上映,最終票房3.5億;眼下這個時空預計上映,國民經濟和影院熒屏數量更占優勢,想必不會低于3.5億。
這么看,票房3.5億:
凈利潤9500萬,能分1900萬。
如果走狗屎運,票房能有4億,凈利潤1.1億,就能分成到手2200萬。
億!
1600萬、1900萬、2200萬!
呼…呼!
算到這里,池默的呼吸逐漸急促,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嚇一跳。
雖然榮姿只會賺的更多,但這是人家該得的:頂著壓力聘請默銘組合,頂著虧本風險投資拍片,活該人賺。
榮姿娛樂,雪中送炭加救命,最后收獲五六千萬之凈利潤,應得!
叮咚!
叮咚叮咚!
突然的門鈴聲響,打斷了思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