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前,九州系之前的項目基本都已經制作完畢,比如‘歡樂頌’,只有一部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只做了前期的各種準備,還沒正式開機。
目前而言,九州等同沒有正在拍攝進行的制作項目,需要啟動。
然而啟動一些影視制作容易,九州系卻沒有太多的優秀藝人參演,除了投資上占大頭利潤分成,在捧演員上卻缺失太多,等于一半為他人嫁衣。
合作可以互利互贏,但不可長久不變,不然到最后會自縛手腳。
那么,挖角演員,重中之重。
也是九州發展,重要枝干。
太超人氣的小鮮肉小花旦們不惦記,代價過大性價比也談不上更高,所以一些風評人設較好,演技合格在線模樣不差的男女藝人,會作為首選。
這些人,除了一些有自己的個人工作室算自由點的之外,無不是合約屬于某些大型經紀或娛樂公司,就算臨近到期,也一定是在商談續約之中。
九州撬墻角,每一人都代價不菲,違約金與簽約金不提,還得有具體的針對性規劃發展,電視劇或電影。
甚至綜藝或其它節目,等等。
說白了,就是資源!
而資源兩個字,代表財力、人力、關系、人脈等等,綜合實力。
九州聲藝部在業內而言實力中等偏下,演藝部倒是屬于上游,但由于成立時間太短,人脈與各種底蘊不深,這是阻礙能成功撬墻角的重要原因。
如果只是單純看財力,倒還容易。
拿出2個億來擴充,還是有的。
……
“蘇勤,朱嘯…”
池默手指輕敲桌面。
從年前開始,包括過年這幾天,九州都有接觸一些性價比還成的藝人,接觸了十幾個,只有兩位意動。
兩人都三十左右,不年輕也不算老,演技人設還成,性價比尚可。
在接觸的十幾人之中,只排中游或偏下,靠上的那一批一個沒有。
其中,有自我工作室的本身就被大公司有入股合作,資源扶持,轉投九州旗下沒有必要,還得罪老盟友。
沒有自己工作室的,只與公司有合約在身,多年人脈關系都一個圈,貿然轉投九州,金錢上的多少還是其次,主要是各類影視與綜藝節目資源。
所以,但凡目前混的還成不錯的,基本都不會貿然轉投,就像九州與萬象寰亞天娛合作還不錯,居間也有其它大公司來談合作,但九州沒轉投。
原因本質一樣,性價比關系。
如果九州合作的都是一些小中型公司,這個時候萬象寰亞等頭部企業來談合作,這樣才算有轉投的價值。
換位思考,九州還是體量小。
盡管影視創作上獨占鰲頭,但其它人脈或渠道方面上很弱,而娛樂圈掙錢的不單純只是拍影視劇,各類廣告、商演、代言、綜藝節目等等,每一項都有不菲的收益空間與多支線價值。
如此,轉投九州干嘛?折騰…
“談下一部,總比沒有強。”
池默定下了方針,蘇勤朱嘯雖然性價比不是最好的那幾位,但對于九州體量的擴大,也能充實一部分,如果能談下轉簽,放到分部也能做頭牌。
當然,挖墻腳擴充計劃不會停,依舊會繼續接觸與發展其他藝人。
一步步擴充,也能不直接膨脹。
不然,真要是一挖就都來九州,一下子十幾個藝人轉簽,需要付出的財力與資源,龐大到不是2個億能夠搞定,至少5個億才差不多,勉強能夠。
像萬象寰亞天娛等國內前十的娛樂企業,一次融資發展就是幾十億,簽約大量藝人,立項大量影視或綜藝項目等等,九州拿2個億擴充,是小鬧。
就像萬象姜舟那時說的,九州沒有龐大到杭圈前三,超越鼎盛之前,沒人會在意,也沒有必要打壓限制。
當然是外圈,杭圈內部除外。
……
“下一項,影視劇項目…”
會議商討,一項一項進行,一天都是會議,上午談,下午仍舊。
電視劇‘微微一笑很傾城’的劇本年前便已經徹底完善完畢,過幾天3月1日正式會在滬上郊區某國際學院立項開拍,起碼拍攝到六七月份暑期。
這部劇,屬于九州總部,電影版試試會交付滬上紅星分部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