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這里重生,已近一年。
算上重生后上的這半學期,他在這里,整整呆了三年。
在蘇白從小學時就開始不停換校的經歷中,育華,是他待過時間最長的學校。
“還記得那棵白楊樹嗎?”蘇白指著不遠處地一顆白楊樹問道。
“嗯。”姜寒酥點了點頭,道:“記得。”
那是他踢樹淋了一身雪,說出朝來試看青枝上,幾朵寒酥未肯消的地方。
那是姜寒酥第一次知道,原來這世上真有人知道她名字的含義。
在遇到蘇白之前,她以為這首詩除了母親外,沒有人會知道呢。
“走,去看看那棵樹。”蘇白道。
雖然不知道那棵樹有什么好看的,但是姜寒酥還是乖乖地跟了過去。
等二人站在樹下后,蘇白忽然像個孩子般對著白楊樹踢了一腳,然后飛快地跑開了。
于是,站下白楊樹下的姜寒酥,便被落在樹枝上的雪花淋了一頭。
看著落在身上的雪花,姜寒酥有些呆呆地,懵懵的。
“有些冷。”姜寒酥委屈地說道。
聽到句話的蘇白,又心疼的跑過去將淋在姜寒酥帽子跟圍巾上的雪花給清理干凈。
“對不起啊,是我調皮了。”蘇白道歉到。
不知道為什么,有些時候,就想逗一逗她,欺負欺負她。
看著眼里滿是自責疼惜的蘇白,姜寒酥笑了笑,乖巧地說道:“沒關系的。”
既然來了老育華,那就肯定要到老教室去看看。
他們離開操場,來到曾經的初三12班。
因為學校里大半年沒學生的原因,里面也沒什么東西值得偷的,所以整個教學樓所有的教室都沒鎖門。
走進去,蘇白第一眼,便看到了后面的那副黑板報。
黑板報還沒變,是與姜寒酥在這里共同做的最后一期黑板報。
黑板報正中間,是蘇白寫的中考加油四個大字。
左邊,是姜寒酥畫的一幅畫,畫中有幾名學生,他們眼中有光,在看著學校貼出的中考成績單,朝氣蓬勃。
右邊,是蘇白寫的一首詞。
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
從年前第一期黑板報開始,到轉校時最后一期黑板報結束。
蘇白用的兩首詩詞,作者都是一人。
在曾經的位置坐下,看著頭頂上搖搖欲墜的吊扇,再看著面前不知被人刻了多少筆的桌子。
蘇白想起了在這初中三年的點點滴滴。
回憶青春的第一幕,便是初一剛進門,看到姜寒酥的那一幕。
蘇白忽然對著坐在旁邊的姜寒酥笑道:“你好,班長。”
“你好,蘇白同學。”姜寒酥也笑道。
這里也曾有她的點點滴滴。
對于姜寒酥而言,這里其實就是她夢開始的地方。
在小學時,他們一家人還在為了吃飯而努力,那時候姜寒酥連考上大學的念頭都沒有。
因為如果初中三年要交學費和伙食費的話,那他們家可能支撐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