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許沁站起身來,走到板桌一旁的書架邊上,從頂端取下來一大卷被褥與床墊。
然后她在林懷恩目瞪口呆的注目中,“嘿咻”一聲,將被褥扔在了板桌上。
她一邊蹲在板桌上,將被褥在桌面上鋪開,一邊低著頭,絮絮念著:
“小林同學,你還記得我跟你說過的,人格的三次進化嗎?”
“最初在圖書館遇到你時,說的那段話?”
林懷恩想了想,有些不確定地說道。
“對。”許沁點了點頭,整理了下長得過分的頭發,“嘿咻”一下轉進被窩里。
躺在被窩里,她有些幸福地“呼咻~”了一聲,然后才仰著腦袋,看著站在板桌旁的林懷恩:
“人格的第一次進化,是對‘是非觀’的覺醒哦……”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道德意識,是個人的生存策略,在集體環境中的體現。”
“而人格的第二次進化,是對‘善惡觀’的覺醒。”
“也就是我們俗稱的觀念形態(Ideology)。”
林懷恩聽著許沁的說法,突然愣了下,“為什么會是‘觀念形態’?”
“你覺得,什么是‘觀念形態’?”
然而許沁只是一臉幸福地縮在被窩里,像是只小貓一樣,在被窩里輕輕嘀咕著:
“什么是對的?什么是錯誤的?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壞的?什么是善良的?什么是邪惡的?”
“什么是正義的?什么又是邪惡的?”
“這些就是觀念形態嗎?”林懷恩有些遲疑地問道。
“這些不是觀念形態。”然而許沁在被窩里搖了搖頭,發絲在枕頭上亂成一蓬,“但是它們卻是由觀念形態定義出來的……”
“或者說,用一種你更容易聽懂的說法——”
“‘觀念形態’就是‘信仰’——是統治者用來維護統治,賦予政權合法性的‘工具’。”
“‘信仰’……”林懷恩輕輕地復述著許沁的說法,“為什么‘觀念形態’會是‘信仰’……”
“因為在我看來,‘觀念形態’和‘宗教’沒有什么不同啊。”
許沁閉著眼睛,輕輕的搖晃著腦袋。
“小林同學啊……我從出生開始,就很少離開我父親的書房,去真正地看一眼這個世界。”
“陪伴著我的,只有他書房里那成千上萬本各的書籍。”
“對我而言,書房里的書本,就是我能夠了解這個世界唯一的渠道。”
“后來我央求我的父親,給我買了電腦,才又多了一種新的了解世界的方式。”
“然后,對我而言,書本里的這個世界,卻是非常詭異的一個世界。”
“同樣的一件事情,在不同作者的描述中,卻很有可能是完全不同的存在。”
“什么是正義的?什么是邪惡的?”
“或者說正義是什么?邪惡又是什么?”
“那個時候的我,總是在思考這個問題。”
“后來我才意識到,就像是不同民族,有著不同的宗教,信仰著不同的神明一樣。”
“原來正義與邪惡這些概念——”
“也可以是被定義出來的。”
“而觀念形態,就是統治者塑造自己的正義性,以及攻擊其他統治者非法的工具。”
“本質上,哲學與宗教,沒有區別。”
“更別說,觀念形態的價值觀與宗教世界的精神神明了。”
許沁裹著身上的被子,輕輕地捂著胸口蜷縮成了一團:“真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