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容身之器”?
林懷恩曾經問過許沁這個問題。
當時許沁的回答是——
“所謂的‘容神之器’,就是你我心靈的‘外殼’。”
那個時候的許沁,已經是大四的最后一格學期,看起來既困惑又疲憊。
但她還是努力回答了林懷恩的問題。
“你知道‘超越論’吧?超越論者認為,我們的思想凌駕于我們的**與**,就像是提錢傀儡一樣支配著它們——”
“但是在我看來,我們的思想與其說是支配著我們**的繩索——”
“倒不如說是我們心靈的外殼。”
許沁坐在椅子上,默默把玩著林懷恩去年生日時,送給她的那塊懷表。
“我們每個人,剛生下來的時候,都和野獸無異,赤身**,心靈裸露。”
“我們的思想、心靈以及**,都完全地暴露在空氣里,隨著我們年齡的成長、觀念的獲得、知識的吸取,我們將自己的心靈,蒙蔽上一層層的外殼。”
“這些外殼,有的精巧,有的粗糙,有些彼此之間沒有任何的聯系,但它們卻起到了保護我們脆弱心靈的作用,將我們的容易受傷的內心,與這個冰冷的世界隔離開來。”
“但是……僅僅這樣是不行的……”
許沁輕輕地搖著頭:“只是將自己的內心封閉起來的話,心靈就失去了和外界溝通的能力,變得剛愎,自我,以及難以溝通。”
“所以,為了讓我們自己的內心,從那重重包裹的堅硬外殼中重新展露出來,我們必須對其進行梳理。而梳理的工具,就是一直以來,我們所談論的那些東西——”
“哲學,以及‘認知’。”
“當我們使用‘哲學’,也就是‘對認知的認知’,重構了我們理解世界的方式之后,包裹著我們心靈的外殼,就被化解開來,轉化成一個有機的整體。”
“這個心靈的有機體,就是‘容神之器’。”
許沁舉起手中的懷表,將它高高地舉過頭頂,然后將它向林懷恩展示了一下,緩緩地劃了一格巨大的圓圈——
“當‘容神之器’被完成之后,它就會幫我們從復雜無序的世界中,幫我們過濾出那些重要而有序的信息,同時將那些惡意的,有害的信息隔絕在容器之外。”
“如果說‘心之殼’是一枚鋼鐵的外殼,將所有的信息,無論好壞,都以自己的方式隔絕在外。那么‘容神之器’就是一枚華麗的,綻放著光彩的美麗球體,雖然每個人的‘容神之器’都不盡相同,但是對它們的構筑,展現出了構筑者的個性與思想之光,而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幫我理解世界,認知世界的‘思想之殼’,也會變得越來越龐大,最后將我們整個自身都完全遮蔽住——”
“而這些,就是那些被譽為‘英雄’與‘圣人’的偉人們,內心所展露出來的真正樣貌。”
在許沁緩緩擴大的懷抱,林懷恩隱隱看到了一枚巨大無比,光彩奪人的‘思想之殼’,這‘思想之殼’,覆蓋在他的身體與心靈之外,讓它們變得不可撼動,堅固無比。
然后——
“當有什么思想,能夠沖破‘思想之殼’的層層阻攔,進入到外殼深處,找到這些‘容神之器’的擁有者,將目的與意義性,注入到它們的靈魂深處……”
“……就會啟動他們,將他們變成‘神’。”
說到這里,許沁緩緩地低下頭,說道:
“所以……”
“所謂的‘容神之器’……”
“就是我們人類自己。”
“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塑造自己的‘容神之器’,從而成為‘神’一樣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