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下說教這個問題,其實這方面的問題一直有修改,只不過改文進度太慢,所以一直沒有找編輯更新VIP章節。
然后再說下為什么要寫這些看似說教類的東西。
其實很簡單,“故事內核”,傳統的網文內核是好萊塢式的,換句話說就是個人英雄主義,看似沒有問題,但其實問題很多。
至少在我看來,這種仿照好萊塢式的好勇斗狠,是無法代表中國作品精氣神的。
時間久了肯定會出問題。
而拿流浪地球的電影舉例,大劉的內核是中國式的,但兩位吐槽頗多的年輕主角,其實用的還是好萊塢式的商業套路。
要從內核上重塑作品內核,有些東西就要經過思辨,換句話說,就是重塑冰山理論中,潛藏在海面下的巨大冰川。
這些東西要從零開始思辨演繹,最終呈現在故事情節與人物選擇上。
即便是老舍與魯迅,也沒有在商業長篇創作上,提供過這種能夠代表新中國的精神內核。
金庸與古龍的作品,也是偏向于港式與臺灣的成熟風格。
我覺得近期的《覺醒年代》肯定能算一個,而我這邊能摸索到什么程度,也在嘗試。有時候我知道寫多了,但因為更新壓力還是要更新出去。
掉訂閱我也沒辦法,因為這件事本來就是在妥協與堅持中,找平衡的事。
總而言之,很抱歉讓大家看到不夠成熟的作品,或許有人可以從這種不成熟中看到一些不同于成熟作品的閃光點(作者的主體思想通常會更加裸露),但終究還是一種不好的做法。
因此還是要道歉的。
對不起,但是暫時沒法改(
畢竟作者本身就沒成熟到可以完美地駕馭這種理念。
但是作為一名不成熟作者的好處,恰恰是關注度沒幾個,在勉強糊口的邊緣貫徹自己的創作理念,并堅信這一的創作過程,可以最終轉化為作者的護城河。
這就是身為一名不成熟作者的自白了。
PS:袁老去世,翻了翻他的過往履歷,感觸很大,但網絡上緬懷他的人太多了,所以就不發表緬懷的話語了。
作為創新者,他的背影就是我們的路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