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范抵達綿竹并成功與廣漢的士族達成和解的消息,迅速開始在巴蜀傳播起來。
益州雖然占地廣袤,但主要的人口和人才地還是在廣漢、巴、蜀、犍為等郡,廣漢作為益州的門戶大郡,又有大儒任安加持,廣漢士林的態度,其實就一定程度上代表了益州士林的態度。
從關中歸來益州牧長子,以雷霆的速度兵入綿竹,成功被當地士族所接納。
這些年劉焉在蜀中的統治其實已經漸漸穩固,只是他手上的東洲系一直在分割益州系的利益,而劉焉從嚴格意義上來說,也屬于東州系,所以益州士族對他,還是有些排斥的。
不過劉焉這些年也不是沒有收獲,州中的世族子弟基本都被他征辟了,像前漢司空何武的后人何宗、安帝朝的將作大匠王堂的后人王商,以及蜀郡大族張裕、巴郡名儒名望僅次董扶、任安的周舒之子周群都已經聚攏到他的身邊。
只能說,以大漢目前國情也劉焉目前的影響力,只能暫時讓這些有名望世族高門一起效力,還不足以影響到益州本土年輕的一代人。
畢竟,劉焉的年歲與資歷擺在那里,他不會主動去拉攏那些各郡縣才冒頭的青年才俊,他沒那個需求,也沒有那個必要。
但劉范與他就不同,從劉范進入益州開始,就代表一個新的時代的到來。新一代益州力量,終將會把舊的取代。而原本那些指望父子相殘,再做觀投資的各家族,恐怕也要失望了,劉范并不是那么好糊弄的主。
從他不聲不響拿下漢中開始,他就已經做好了接手益州全盤的準備。當大軍從葭萌關一路南下,經過涪縣、穿過梓潼,抵達綿竹的時候,廣漢的各家都明白,益州新的時代來了。
徐晃自從被劉范任命為麾下第一將暫時統領部從后,大軍沿途對益州百姓良田是秋毫無犯,鐵一般的紀律,讓廣漢各縣邑也少了很多抵觸心理。
安排大軍在綿竹城外駐扎,徐晃便同法正、龐德、趙韙等一行人,進入城內拜見劉范。
其實大軍抵達綿竹的時間也就比劉范晚了一天而已。聽聞行軍路上,徐晃治軍嚴謹,劉范自然免不得又好一番贊揚徐晃。隨后,他又介紹了吳懿與徐晃、法正等人認識。
對于吳懿,劉范沒有什么不放心,當初他能追隨劉焉一同來益州,就表明了他的態度,而劉焉能將他留下來協助劉璋留守綿竹,也同樣說明了對他的信任。
互相簡單寒暄了幾句后,劉范便開始步入正題,瞧著法正,劉范開門見山,“如今我軍已經抵達綿竹,一路上都是暢通無阻的,但我心里總覺得少了些什么!”
劉范如此說,法正其實面色也有些凝重,按常理來說,像益州這么大的州,出現政權更迭的時候,是不應該這么安靜的。
不論是與劉焉父子有仇隙的,還是心懷異志的豪族,都應該乘亂挑起騷亂,對劉焉父子不利的。可到如今,他們一直很安全,沒有絲毫變故。可越是這樣的安穩,越是讓法正心里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