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云看了看眼前的郵遞員,愣了一下,最終還是接過了包裹。
他拿著包裹左右打量了一下,卻是把目光投向了正面。
此時,包裹正面貼著一張匯寄單,他一看寄包裹的地址,即刻一愣,下一刻,他不禁恍然大悟。
敢情這包裹,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當代》雜志編輯部給寄來的!
“這包裹當中裝的會是什么呢?難道是樣刊?但也不至于用這么大一個包裹給寄過來吧?”賀云猜測了一番,卻是沒有繼續拆開,而是拿上包裹,跟郵遞員說了聲謝謝后,便騎上二八大杠回到了家中。
回到自己的房間后,賀云隨即坐到了桌前,這才將手中的包裹給拆開了,他赫然發現,蛇皮袋包裹里面竟然又是一個蛇皮袋,他趕緊又打開了那個蛇皮袋,卻從中倒出了不少的信封。
沒錯!
就是信封!
各類信封,有大有小,其上所貼的郵票也不一樣,一看就是不同地區郵寄的。
不過,他發現這些信都有一個共同點。
它們竟然都是寄給《當代》雜志編輯部的。
“這些不會都是讀者來信吧?”看著桌上被攤開的這數十封信,賀云腦海當中瞬間冒出了這樣一個念頭。
果然,當賀云仔細查看了所有的信之后,他發現自己的猜測完全是正確的。
這些果然就是各地的讀者來信,而且從寄信的時間來看,應該都是不久之前寄出去的,很顯然,這都是《當代》雜志編輯部,最近所收到的一些讀者來信。
而且,看信封的封口隱隱有拆封過的痕跡,應該是被《當代》雜志編輯部的人看過信中內容了,不過此時信封的封口并未打開,想必后來應該又用漿糊給糊上了。
賀云想了想,便隨便找了一封信,重新拆開,從中倒出了信封之中的信紙。
他將折疊的信紙打開一看,卻是頓然間笑了。
這還真是一封讀者來信!
來信的讀者在這封信上,用各種所能想到的夸贊詞匯,把《芳華》夸了一遍,最后甚至把賀云都給夸贊的有些不好意思了。
“這位讀者還真是鬼才呀!這么多夸贊詞匯都能想到,不過,我寫的《芳華》真有這么好?”
賀云自嘲了一句,卻是笑了笑,隨即又拆開了另外一封信。
這一看,差點沒把他笑岔氣去。
這位讀者的來信與上一位讀者來信,簡直就是兩個極端,他居然把《芳華》連載的部分,幾乎所有瑕疵的地方,甚至是某些不合理的地方,批判了一個遍。
依照他的意思,總結起來就一句話,那就是“這里不好,那里不好”,就像后世某些網絡“杠精”,為“杠“而杠,妥妥的刷存在感。
對于這樣的讀者,賀云的態度只有一個,歡迎善意批評,但如果是純粹找事,那就請隨意。
反正現在他也不懼任何批評甚至是批判,就像民國時期,不少大文豪都曾經遭受過眾多“杠精”的批評,可他們最后的應對之法,無非就兩個。
一個就是直接寫文章“懟”回去,而另外一個,那就是無視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