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賀云并不介意,因為這類書對于當下的學生們來說,還是太少了,他自然得拿回去給學生們多看看。
“林老,我走了,我下次再來看您!”賀云辦好手續后,抱著紙箱子和林老道了一聲別,就離開了。
…………
而他卻并不知道,此時,在魔都人民出版社下屬的其中一個編輯部內,一場內部爭議也隨之展開。
作為魔都地區最有影響力的出版社之一,魔都人民出版社自然是首屈一指的。
同樣,魔都人民出版社對于全國各地寄來的稿子,也是各地出版社當中,審核極其嚴格的一個出版社。
也正是因為嚴格,所以編輯之間,爭論也是時有發生的。
而在這些編輯之中,就大致可分為“守舊派”與“革新派”兩派。
而且,這種分隔狀態,還不僅僅只存在于魔都人民出版社其中一個編輯部,而是廣泛存在于幾乎所有下屬的編輯部之中。
就比如《書林》雜志社編輯部,便是魔都人民出版社出版社下屬編輯部當中,最為典型的一個代表。
《書林》雜志作為一本1979年創刊的期刊,它可是與三聯書店旗下的《讀書》雜志,號稱“北讀南書”的。
在整個八十年代,這兩本雜志都是數一數二的。
可就是這樣一本高水準的期刊,其背后的雜志社編輯部編輯與相關領導,卻旗幟鮮明的分為了兩派。
也就是所謂的“守舊派”與“革新派”。
守舊派認為,所刊登的文章絕對必須是老作家寫的,不能有一丁點污點,而革新派則認為,應該與時俱進,在保證文章質量的前提下,順應時代潮流。
由此可見,整個魔都人民出版社當下的狀況是有多么的復雜。
雖然此時,改革的聲音一直在出版社內部存在著,可改革的進程卻是極為緩慢的。
究其原因,除了因為魔都人民出版社體量太大這個主要原因外,還因為魔都人民出版社有著“人民”二字,不少領導都還有所顧慮,不敢大改,以免出現意想不到的變故。
事實上,這一部分領導在一定程度上也是沒錯的,畢竟當下這個年代,一切改革都是在摸索之中前進的,并沒有什么可參考的改革模式可以借鑒,穩妥一點,改革緩一點,出發點終究還是好的。
然而,事實證明,改革是正確的,只有改革才能讓舊的事物充滿新的活力。
就像某位偉人說的,咱們國家,不改革就得落后挨打,只有改革了,才能知道差距有多大。
再說此刻,此時的魔都人民出版社歷史類出版編輯室內。
一個戴著眼鏡的五十多歲老人,正拿著一份稿子對著在座之人那大發雷霆。
片刻之后,他將心中的怒氣全都給發泄完了,可在座的其他人卻始終保持著沉默,他看到這一幕,不禁暗暗嘆了口氣,直接一揮手說道:“好吧!既然大家都不同意,那就散會吧!”
話落,在座的其他人隨即離開了。
而此刻,老人卻拿著書稿,不由再次嘆了口氣,他有些可惜的呢喃道:“這么優秀的歷史類小說,不能被出版,真的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