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同在一個宿舍的鄧成軍與那位陳老師,都打心底的佩服賀云的這種寫作精神。
然而對于他們的贊譽,賀云卻總是一笑而過,謙虛說道:“這其實沒什么,比起我的那些前輩來,我這只能算是小兒科,再說,作為一名作家,如果每天不寫稿,那我還能干什么呢?”
對于寫作,賀云的態度其實是一如既往的。
因為他覺得,“堅持”也是成為一名偉大作家成功路上,必不可少的一個因素。
沒有哪一位作家能做到一步登天,更沒有哪一位作家,是靠著“三天打魚兩天曬網”走向成功的。
后世的網絡作家其實也一樣,每天的堅持寫作,或許并不能保證他們最后就一定能成為大神級作家。
可大多數大神級作家卻一定是每天堅持寫作的網絡寫手,比如某位“觸手怪”,就可以做到日更數萬。
當然了,凡事也不絕對,比如某位歷史大神,雖然月更、甚至年更,可人家依舊一舉封神了。
但是,人家其實也是在此前積累了豐富的寫作經驗才成功的,并不是一開始就是如此。
當然,這些都扯遠了,還是說回此時。
賀云每天堅持寫作三到五小時,終于在四月中旬,寫好了《虹貓藍兔七俠傳》前六大章,也就是前面六個故事。
這六個小故事分別為開篇的《彗星降世》,承上啟下的《仗劍天涯》《孤注一擲》,以及之后的精彩三連部分《奔流之河》《地底深潭》《七劍合一》。
寫完這六個小故事之后,整個《虹貓藍兔七俠傳》前面第一大部分,也就算是寫完了,總字數剛好是六萬一千字。
而情節也已然發展到主角“虹貓”與“藍兔”找到了其余五劍持有者,第一次七劍合壁來對付“”饕餮門”門主饕餮。
至于最后的勝負嘛,當然只有一個。
那就是“預知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
沒錯,賀云寫到這里,直接給斷章了。
而其中原因嘛,大家應該都懂得,在這里就不再細說了,免得大家又說水字數。
事實上,他的原定計劃其實是這樣的,三十六個小故事組成的將會是《虹貓藍兔七俠傳》第一部,而第一部,也將會被分成六小部分,也就是六本單行本。
每本字數都不會太長,也就六萬字左右。
至于后續的那三十個小故事,他打算再等一等。
而究竟等什么了?
其實也很簡單,等他想好后續的那些故事詳細大綱后,再開寫吧。
實在是前面這六個小故事太過難寫了,其難度不亞于他寫完一整本《秦時明月之橫掃六國》,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比那還要難寫。
原來,在寫《虹貓藍兔七俠傳》前面六個小故事時,賀云雖然此前寫了細綱,可還是會經常卡文,有時候,某一個人物出場情節或是轉折情節,一卡就是一個多小時,甚至一天的都有。
這其中的原因,除了靈感這個玄之又玄的東西外,最為主要的還是“科幻”元素、“神話”元素以及“武俠”元素三者之間的結合問題。
這幾乎讓他每次都在想三者之間“契合點”時,痛苦不已。
而在冥思苦想之后,最終,他更是死掉了百萬級別的腦細胞之后,這才把“契合點”想了出來。
為此,他打算在寫完這六個小故事后,換換腦子,寫一部中規中矩一點的小說。
至于這部中規中矩的小說具體是什么題材,其實就兩字。
那就是“軍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