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了李主任二人后,賀云也在李鄉長的熱情感謝之下騎著二八大杠離開了。
對于李鄉長的那點“小心思”,賀云又如何不知呢?
可問題是,他明白,那是絕不可能的,至少現在李主任是不會對李艷發出“邀請函”的。
除了年齡因素以外,還以為李艷現在并沒有發表任何作品,李主任自然不可能因為李艷這篇小說寫的好,就為她開綠燈的,這是不現實的。
不過,賀云也十分理解作為爺爺的李鄉長他那迫切的心情。
畢竟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人之常情嗎?
回到家時,正好老爸他們正在午睡,賀云并沒有吵醒他們,而是悄悄上了樓,收拾了一下行李后,便坐到桌前將那本筆記本拿了出來。
這幾天,他都有在寫隨想感錄,尤其是晚上,寫的更多一些。
下午的時候,他也會寫一點,但一般不會寫太久。
而再過幾天,學校就要開學了,時間還過得真是快呀!
兩個月暑假居然這么快就過去了。
想想自己這兩個月內,幾乎都在奔波之中,他不禁感慨萬千。
此前,他先是回了一趟銀城城區,而后又去了一趟省城,還到過崇山鄉,唯獨在寫稿這方面,就只把《后羿奔月》這部科幻小說給寫完了。
“接下來我該繼續寫科幻呢?還是該考慮新題材呢?”
賀云念叨了一句,卻忽然想起了什么:“等會,我怎么把這事給忘了,好像九月份村里就要舉行換屆選舉啦?我之前不是打算勸說大哥去選村支書嗎?我當時還想著……或許我可以趁機寫點改革或者脫貧致富這方面的文章。”
想到這,賀云低著頭仔細想了想后,很快就想到了了幾個切入點。
“就這么辦好了,這幾天就試著寫一篇,字數不能太多,而且不能是小說,最好是議論文或者社評,至于從哪一個角度來寫……?”
“那就先從如何因地制宜脫貧這個角度來探討吧?”
賀云定下寫作角度后,便開始結合自己后世的一些經驗,以及當下村里的一些情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起來。
一下午加上一晚上的時間,賀云就寫好了這篇文章。
這篇文章字數不多,也就三千五百來字,標題他都寫好了,就叫“從小崗村到小康村,談如何因地制宜脫貧奔小康。”
好吧,對于這個標題,說真的,賀云也是想了大半個小時才定下的。
他寫的這篇文章,其核心主題思路就在于“探討”、“因地制宜”、“脫貧致富”、“小康社會”這幾個關鍵詞上。
而在這篇文章中,他先是拋出了與“小崗村”相關的某個事件,而后又介紹了自己對“小康村”的定義,然后再談及如何因地制宜脫貧致富。
可以說,這就是一篇標準的議論文,文中,他以自己家所在的三水洲村為原型,詳細剖析了自己對于未來三水洲村的發展脈絡,而后以這個村為基點,擴展到不同類型村子的發展方向,比如交通不便的山村、水網密布的漁村、靠近城市的郊區村莊等等,他都做了一定分析,加入了自己的一些探討觀點進去。
當然,因為文章篇幅有限,對于這些類型的村子,他只是稍稍分析了一下,并沒有深入分析,畢竟他寫的這篇文章的剖析重點,是放在了自己家所在的村子上。
第二天一大早,賀云就去鎮上郵政所把這篇文章寄給了湘省日報。
回來后,他再次來到自己大哥家,勸說他參加這次村委會換屆選舉。
可是結果很失望,自己大哥再次拒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