匯款單上有著二十三塊五毛三分錢,雖然不多,但是卻意義非凡。
甚至在賀云看來,這二十多塊錢比他之前所收到的稿費都要珍貴,因為這是他第一次收到權威報社寄來的稿費。
所以,他花了三天時間,細心打磨了這么一篇新的”改革文章”,再次寄給了湘省日報。
..........
晚上是賀云的寫稿時間,與早上相比,寫作效果雖然差了那么一丟丟,但比白天寫稿卻要強得多。
這不,吃完晚飯后,賀云便坐到了桌前。
他將新的稿紙放在一本書上,拿起鋼筆在第一行正中間寫上了“湖山情”三個大字。
而后,他空了一行,在稿紙上寫道:“轟隆隆.......屋外,雷聲轟鳴,暴雨傾盆,夜是那般漫長,許飛躺在床上,卻是怎么也睡不著,堂屋內,馬燈的燈光投射到房間門口,兩道影子顯得那般瘦弱,許飛知道,那是爸和媽的影子..........”
對于這篇小說,賀云并未如之前的小說那般,采用第一人稱,而是選擇了第三人稱,這次,他將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去推動小說當中的情節發展。
這樣做,如果是后世的網絡小說,難度其實并不大,可是現在就不同了,寫這類現實主義小說,代入感也是非常重要的,而與第一人稱相比,第三人稱的代入感明顯要弱上許多。
為此,賀云必須要通過雄厚的筆力來引導讀者,讓讀者沉入到劇情之中去。
時間一點點過去,賀云這一寫便是三個小時,即使是鄧成軍二人返回宿舍,他也沒有察覺到。
好在,鄧成軍二人也知道賀云寫稿時不便打擾,所以他們并未去打擾他寫稿,而是躺在床上,各自看著書,直到熄燈。
就這樣,時間一晃便進入了十月份。
十月一號是國慶節,學校按照以往的舊例,放了三天假。
賀云本想趁此時機回一趟家的,可是現在離于院長布置的任務只剩下不到一周時間了,他卻還有一本書沒有看完,這讓他頓然放棄了回家的打算。
不過,他選擇不回家,可家里卻給他來了信。
這信依舊是以六妹賀小蓮的名義寄來的,寫信的人還是自己的老爸賀冬雷。
“咦?村委會居然新調了一位書記過來,而且還是李鄉長的小兒子?我記得李鄉長的小兒子今年才三十歲吧,好像叫李國京吧?”
賀云小聲嘀咕了一句,目光之中透露著一絲驚訝。
雖然此前他就料到村支書會換人,可他萬萬沒有想到,新的村支書不僅是從上面調派的,居然還派了這樣一位特殊的人下來了。
正當賀云為之驚訝時,忽然他再次驚咦了一聲:“啥?大哥要來我這?”
原來,在信的結尾處,老爸賀冬雷還告知他,最近他大哥會到銀城來,而且還準備到學校來找他。
“一號,那不就是今天。”賀云算了一下日子,立馬站了起來。他看了看手表,發現此時已經八點半了。
“糟糕,只怕大哥在碼頭等我很久了,不行,我得馬上去碼頭接他!”
賀云嘀咕了一句,即刻就將信塞到了口袋內,轉身往學校外走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