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當三人聊著這事的時候,突然間,一個人推門走了進來,他打量了三人一眼,隨即就把一張紙遞給了主編何偉。
“主編,你還是看看這個吧,這才幾天呀,各大銷售點就已經銷售一空了,而且全國各地預訂的冊數都已經達到三十萬冊了。”
“三十萬冊?這么多?這好像才四天呀?”何偉拿著那張紙反復看了兩遍,不可置信的說道。
“主編,這還沒有包括各鐵路局的銷售情況,我估計最近幾天,預訂的冊數還會更多,至少也得增加五萬冊。就跟上次咱們刊載《考古筆記之夜郎王墓》那般,銷售火爆!”
“讀者信呢?有沒有統計一下,是不是因為賀云同志的那篇小說的緣故?”何偉想了想,又抬頭看向了來人,詢問道。
“這個……主編,現在時間尚短,讀者信,我們只收到了魔都市范圍內的,其他地區的信件只怕都還在路上了。”來人一臉苦笑,不禁回答道。
“那倒也是,咱們就先等等吧,不過,老鄧,你通知一下印刷廠那邊,讓他們盡快印刷更多的最新一期《故事會》。”
“那主編,您看具體再印刷多少呢?”
“先再印三十萬……不!三十五萬吧!”何偉想了想,立刻改口道。
“好,那我馬上就去通知。”
來人對著何偉應了一聲,便急急忙忙的出去了。
…………
另一邊,考古界的動靜一點也不比讀者們弱。
畢竟這是“滿江紅”這位作家,第二次“冒犯”考古界了。
好在,這一次,不少考古學者都比較冷靜,他們在看完賀云寫的這篇小說后,紛紛開始研究起這篇小說來。
或許他們是想找出其中的“荒繆”之處,以便在報紙上撰寫文章進行反駁吧。
總之,考古界盡管不平靜,但大家都顯得比較克制。
而此時,錦城,某考古研究所內。
作為西南考古的“領頭人”之一,著名的考古學家、作家,童文正童老正在桌前,拿著放大鏡研究著一塊從“三星堆”遺址出土的細小金箔。
而在他桌上右上角,還放著一個大木盒,木盒之中墊著柔軟的絲綢,里邊則放著一件器形碩大且十分怪異的青銅器。
自從廣漢地區“三星堆”遺址被發掘之后,童老就一直在研究著這些東西。
“童教授!童教授!”
“是小杜呀?怎么呢?找我有事?”看到來人是自己的研究生杜華,童文正咧嘴一笑,問了一句后,又繼續低頭拿著放大鏡研究起那塊金箔來。
“童教授,您知道嗎?滿江紅又出新作了,這次他居然寫了曹操墓!他一個外行居然說曹操墓就在安陽,真是笑死人啦!”杜華說到這,不僅哈哈大笑起來,他似乎對賀云寫的這篇小說不屑一顧。
“曹操墓本來就在安陽,史書上可是有確切記載的,小杜,你這種思想可要不得,人家外行怎么啦?咱們干考古的,也是普通人,在歷史面前,我們也都是外行,不要在沒有弄清事實之前,去嘲笑任何人,你明白嗎?”童文正卻是瞬間嚴肅了起來。
他對著杜華說教了一番后,又放下了手中的放大鏡,抬起頭道:“你剛剛說那個年輕作家又寫了一篇考古小說?還是關于曹操墓的?”
“嗯……教授,他的小說標題就叫《考古筆記之真假曹操墓》,雖然還沒有刊登完,但的確是關于曹操墓的,他在小說之中是這樣描繪的,安陽高陵,壽陵也,西門豹祠西原上三十里,因高為基,不封不樹……。”
“這是曹操去世前一年留下的作品《終令》其中一段,看來這個小年輕的確有點東西。”童文正不等杜華把話說完,便點了點頭,接著他的話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