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他來說,這算不上難,甚至可以說,他閉著眼睛都能通過。
事實上,他的自信自然不是說說而已。
這不,在接下來的一系列考試與考核之中,他都輕松通過了。
于是,他便把所有的精力全都放到了對劇本《神探狄仁杰》的創作上。
而寫劇本不像寫小說,賀云發現,這其中有著很大不同。
劇本的創作,不僅僅需要別具一格的寫作手法,還需要身臨其境的心中演繹。
對于其中所涉及到的每一句臺詞,每一個背景片段描寫,甚至是每一個擬聲詞,他都需要反復琢磨,力求完美。
或許也正是這種精益求精的做法,讓他這大半個月下來,也才將劇本寫完了劇本大綱的三分之一。
至于字數,更是還不到一萬字。
沒錯!
這大半個月,他僅僅只寫了不到萬字。
由此可見,在對于這個劇本的創作上,他對自己有多么苛刻。
事實上,最近他所創作的這幾部作品,其創作時間已經越來越長了。
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對自己所創作的作品有了更高的要求。
就像這次的劇本創作,他的計劃是一到兩個月。
但很顯然,他必須要收回自己的創作計劃。
因為一到兩個月,他根本就沒法寫完整個劇本。
盡管如此,但賀云還是決定,并不急于求成。
就算花上三個月,也無妨。
…………
而就在賀云耐心創作這個劇本的同時,人民日報上一則新聞報道,瞬間打破了賀云的平靜生活。
“近日,豫省安陽考古工作隊在安陽安豐鄉西高穴村,發現了一塊墓志,墓志主人為西晉駙馬都尉魯潛,魯潛墓志的發現,對我國歷史上赫赫有名的梟雄魏武帝曹操墓,有著極其深遠的意義,有望解開……”
作為國家最為權威的報紙之一,這樣一則似乎看上去毫不相關的新聞報道,在人民日報上所占的篇幅并不大,也就豆腐塊大小。
可是,人民日報是什么報紙?銷量全國第一。
即便是豆腐塊大小的報道,也讓全國人民紛紛熱議了起來。
曹操,是個國人都知道,拜《三國演義》所賜,大家對于曹操的印象是極為深刻的。
他的墓葬在當下是一個謎團,甚至民間還流傳著“曹操七十二疑冢”的傳聞。
而在考古學家心目中,曹操墓也擁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所以,當這篇報道在人民日報上刊登之后,考古工作者的目光全都集中到了安陽這個小地方。
不過,安陽這個小地方,地方雖小,但卻極其不簡單。
畢竟這里可是殷墟遺址的發現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