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教授,其實我……我……,您能否讓我好好想想?”
此時此刻,賀云腦子里全是“漿糊”,他根本就不知道該從何開始。
要知道在此之前,他根本就沒往這方面想過,這一時之間,你讓他如何回答。
“行,那你回去后好好想想,我等你消息。”
見賀云確實沒有想好,劉教授便沒有再勉強賀云,他點了點頭,應道。
…………
一晃三天過去了。
出租屋內,桌前,賀云坐在那,默默沉思著。
這幾天下來,他翻遍了圖書館所有關于“華夏古代文學”這個專業相關的書籍,甚至還一度請教過高老,這才有了一個大概的學術研究方向。
其實所謂的“華夏古代文學”專業,簡單點說,就是對華夏歷朝歷代的文學特征研究的一個專業。
大體上可分為四個學術研究方向,分別為華夏古代文學與宗教關系、華夏古代文學的各種文體、華夏古代文學批評史,以及文學文獻。
而這四個方向,幾乎涵蓋了華夏古代文學的方方面面。
就比如第一個研究方向――華夏古代文學與宗教關系,其實說白了,就是研究道儒釋三家與華夏古代文學的相互影響。
而第二個與第三個研究方向,則可以概括為一個,簡單來說,就是研究華夏古代文學與各種文體、人物的促進與發展問題。
而最后一個研究方向,文學與文獻,這是一個賀云首先排除掉的研究方向。
至于原因,也很簡單,太過枯燥了。
要知道文獻是什么?其實就是古代各種文學典籍。
這些東西可不是一兩年就能全部讀完的。
更何況,這個學術方向所研究的就是一個“源流”,它需要你把所有這一類文獻全部收集齊全,然后經過通讀理解,最后再追根溯源,歸納總結,得出結論。
耗時時間太長不說,最重要的是,他覺得這個學術方向不適合自己。
而適合自己的學術方向,他認為是第三個,也就是華夏古代文學的各種文體。
更為準確的說是各種文學文體當中的明清文學。
說起明清時期的文學,就不得不提到明清時期的小說了。
這個時期的小說發展,比起先秦神話、兩漢賦、唐詩與宋詞以及元曲,可謂是一枝獨秀。
因為在這個時期,小說空前繁榮,尤其是明朝,建國后被稱為“四大名著”的其中三部作品,都是此時期的作品。
除此之外,《金瓶梅》也是。
沒錯,就是那部所謂的“**”。
而在清中后期,也有不少經典的小說出現,譬如最為出名的《紅樓夢》、《聊齋志異》、三言二拍《儒林外史》等。
而在“說書”小說上,《隋唐演義》、《說岳全傳》更是讓通俗小說,成為了普通大眾茶余飯后的熱談。
由此可見,明清時期的小說比起此前的各種文體,諸如詩、詞、賦、曲,是真正融入了人們生活之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