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芳華》,隨著各大電影院開始陸續上映這部同名電影,這部電影的原著《芳華》,也再次迎來了銷量高峰。
很快,人民文學出版社就再次給他寄來了一封信與一張匯款單。
賀云看完信后,又打量了一眼手中的匯款單,卻是不知該高興,還是該高興了。
“嘖嘖.......這次居然有三萬五千塊的版稅,加上前幾天收到的那兩張匯款單,這豈不是有十萬啦?”
十萬塊呀!
這放到后世,也算是一筆不小的收入了。
而放到現在,在這個萬元戶還極少的時代,十萬塊,這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筆巨款了。
當然,錢對于賀云來說,還只能算是一大好消息,事實上,這次,隨著電影《芳華》的上映,可不只是給他帶來了豐厚的版稅,還讓他的名字再一次享譽全國。
這不,很快,全國不少報紙都對電影《芳華》做了相關報道,連帶著電影的原著以及作者賀云,也陸續登上了各大報紙。
而作為全國最權威的報紙之一,《人民日報》也在這個時候刊登了一篇簡評。
簡評的大意是,人民需要一個平穩的國際環境,和平是來之不易的,但也不能忘記那些為國捐軀的英雄們。
對于這篇簡評,明眼人一看都知道,這不僅僅是在贊揚《電影》芳華,其實還是在向全國乃至全世界傳遞一個訊息。
至于這個訊息是什么,賀云當然明白。
他拿著手中的人民日報,看了一小會,便將其放到了桌上,卻是小聲呢喃道:“看來國家要和南方那個國家達成真正的和平協議了。”
“學長,你在嘀咕什么呢?什么和平協議呀?”一旁,姚淑蘭見賀云臉色有異,不禁小聲詢問道。
“沒什么,今天我交代你們的工作完成了嗎?”賀云看向了李睿華。
“早就完成了,學長,接下來我們是不是該撰寫論文啦?”李瑞華隨即點了點頭,一臉期待的望著賀云。
這一個月下來,他們三人總共看了近百本明清時期的小說,平均每天一人一本,工作量不可謂不大。
不過收獲也是驚人的,光是摘抄的內容就有三四萬字之多。
“還不到時候,咱們光看了可還不行,必須得歸納總結,你們先把明清時期小說的各種特征好好歸納一下,我們過幾天再聊論文的事。”
說完這話,賀云見時間也不早了,便率先離開了圖書館。
返回出租屋時,他手上又多了兩封信。
其中一封信是高云燕寄來的,他看了一眼,不由笑了。
“這個云燕,居然也開始寫起小說來了,而且還在校內文學期刊《》上刊登了。”
暗暗嘀咕了一句,賀云又把目光投向了另外一封信。
“嗯.....王溯寄來的?他又給我寫信干嘛?”
賀云看了看信封上的寄信人一欄,雖然心中有些不解,可他還是馬上將信給拆開了。
莫言、海巖、朱小平、馬未都.....好家伙!這些人在后世可都是大佬呀!沒想到我賀云居然也有和他們組隊的一天!”看完王溯給他寫的這封信后,賀云不禁笑了笑,感嘆道。
“等會.....邀請我去京都?他們這是要開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