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眼十一月。
秋風蕭瑟,寒風逼人。
湘省省城,湘師大。
出租屋內,賀云獨自一人坐在窗前,他伏在桌上,正寫著劇本《湖山情》。
有時候,賀云很想買一臺打字機,不為別的,就想“解放”一下酸痛的手腕。
可后來一想,他又微微搖了搖頭,笑了笑,直接給放棄了。
放棄的主要原因不是因為打字機它“不香”,而是因為如今寫稿不比后世寫網文。
文筆就不用說了,沒有好的文筆,你連發表的資格都沒有。
除了文筆以外,靈感也是一名作者不可或缺的。
有時候往往一部作品寫個三五年都是常有的事,而字數基本上都是幾十萬字左右,很少有過百萬的。
水字數就更不要提了,基本上不會出現。
而且作者本人還得反復修改,直到自己與編輯都滿意為止。
這樣一來,手寫雖然比較慢,但是卻能給寫稿之人帶來不一樣的體驗。
這種體驗是無法用言語來形容的。
不過,作為寫過數十部網文的后來人,他卻是能夠察覺到這兩者本質上的區別。
手寫,你能體驗到字里行間文字帶來的美感,這是一種享受,更能使作者的情緒更好的融入到作品之中。
而反觀電腦打字,你雖然也是在創作,可快速的打字卻讓你的思維往往跟不上你的打字速度。
甚至,當你寫完之后,仔細閱讀自己的作品時,經常會發現自己寫的完全達不到你所想象的那種境界。
而這也是為何,許多年齡比較大的作家,即使自己會電腦打字,也依舊習慣于手寫稿子的原因之一。
這不是因為方便不方便,而是因為手寫才有“靈魂”。
電腦打字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不能叫寫作,那只能叫“碼字”。
當然,這些其實都扯遠了,還是說回現在。
對于劇本《湖山情》的創作,賀云依舊是一如既往的認真。
他每天都會一個人靜靜的坐在桌前,關上門,打開窗戶,獨自寫稿。
不過,最近因為要創作《蠻荒神海錄》,所以,他便把晚上的時間給騰了出來。
白天的時候,只要沒課,他都會返回出租屋,坐在桌前,創作著劇本《湖山情》。
雖然初稿已經完成了,可精修稿,必須得盡快弄出來。
因為就在昨天,他收到了京都電視劇創作中心的一封加急電報,電報上說因為一些原因,原本三個月的創作時間被硬生生縮短成了兩個月。
好在,賀云有所準備,只要把精修版弄完,他就會把劇本給他們寄過去。
考慮到中途郵寄的時間,賀云算了一下日子,他發現留給他的修改時間已經只剩下一周了。
一周不過七天,一晃就過去了。
而時間也來到了十一月下旬。
離1988年,也只剩下不到一個半月了。
這天下午,賀云將桌上的稿子整理了一下,隨即長長吐了口濁氣。
他放下手中的鋼筆,而后拿起整理好的那一摞稿紙,細細看了起來。
事實上,這個劇本,他才寫了不到一個月。
字數也沒有多少,也就四萬多字而已。
與原著相比,自然做了一定改動,不過大體的脈絡是相同的。
而且,有些地方,賀云還增加了一些情節,使得人物形象更為飽滿了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