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文學》編輯部。
賀云剛走到編輯室門口,就聽到里面傳來了李主任的嘆氣之聲。
他遲疑了一下,最終還是輕輕敲了敲半掩著的房門。
“咚咚咚……”
清脆的敲門聲很快就驚動了房間內的李主任。
他不由看向了房門方向,有氣無力的說道:“進來!”
話音剛落,賀云就面帶笑意的走了進來。
“李主任,您這是怎么啦?我剛在門口就聽到您唉聲嘆氣的,是不是出什么事啦?”
賀云隨意找了個地方坐下之后,就把目光投向了李主任。
而此時,李主任一見是賀云來了,不由苦笑著回答道:“唉……還不是為了雜志社那點事。”
“雜志社?雜志社又怎么啦?之前,您不是寫信給我說,雜志社的情況有所好轉了嗎?”賀云滿臉不解,問道。
《洞庭文學》作為一家才成立不久的雜志社,銷量低這是肯定的,畢竟誰也不能一步登天不是。
更何況,就在不久之前,《洞庭文學》因為舉辦了征文比賽,銷量已經有了明顯提升,雖然仍舊無法和那些大型雜志社相比,但在雜志社當中,還是有了些許名氣,至少在銀城本地,已經算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
可如今看李主任這臉色,似乎并不是這樣,莫非又出什么問題啦?
“我們的雜志銷量又下滑到以前的水準了,甚至上一期的雜志,只售出了一百五十八本,這樣下去,恐怕就只能將雙月刊改成季刊了。”
“一百多本?確實有點少了。”賀云一聽這話,也不由暗暗沉思了起來。
“其實這還不是最主要的,最讓我擔心的是贊助方那邊,之前咱們不是辦了一個征文比賽嗎,今年對方居然反悔了,而且現在都沒有新的贊助方愿意接手。”
李主任說到這,不由再次重重嘆了口氣。
現在的他,真的有些堅持不下去了。
雜志社成立之初,他滿懷期待,期待有朝一日,銀城地區能夠出現一本全國都聞名的雜志。
可現在,僅僅兩年,哦不,應該說還不到兩年,雜志社就已經快堅持不下去了。
這讓他失落之余,也不禁開始懷疑,像銀城這樣的小地方,到底該不該創辦這樣一本文學雜志呢?
畢竟如果沒有上級部門專門去撥款,來維持雜志社的正常運轉,光是靠雜志銷量,根本就沒法使雜志社存活下去。
李主任的自我質疑,賀云自然不知道。
不過,他還是看出了《洞庭文學》雜志社的癥結所在。
“看來,以前是我把問題想的過于簡單了,要想把一家雜志社一直經營下去,甚至是發展壯大,僅靠雜志本身的銷量肯定是不夠的,必須得還有固定的廣告收入來源才行。”
的確,現在的雜志社基本上都不是私營性質的企業,即使是如《洞庭文學》這類小型雜志社,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