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去過幾次后,他就沒什么興趣了。
主要是這些活動對于他來說,都太過無趣了,不是跳舞,就是“聯誼會”。
甚至,有一次,還有老師給他介紹對象的,賀云自然是連連擺手說自己有對象了,這才逃過一劫。
而沒課的時候,他也會去學校外走走,比如游個橘子洲,爬個岳麓山啥的。
一來是為了鍛煉自己,二來也是找找創作靈感,放松一下。
還真別說,這樣勞逸結合之下,寫稿的速度明顯加快了許多。
不過,直到九月中旬,他所創作的科幻小說《天網》也才寫了五萬余字。
而這期間,他的那部軍事小說《生死十二日》也正式被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了。
作為賀云的第三部與軍事相關的小說,這一部小說與《芳華》有著明顯的不同。
先不說背景與故事,就連創作手法,也是以類似劇本的寫法來創作的。
因而,讀者們在觀看時,代入感會更強一些。
或許也正是因為如此吧,這不,在短短一周之內,全國各地的新華書店,這本書就都已售罄,而不得不臨時加印調派。
而事實上,賀云的筆名“滿江紅”的號召力,早已經超過了幾年前。
即使是許多不喜歡看軍事小說的讀者,也因為是賀云的新書,所以不少人都會去買了一本,作為珍藏。
可別小看這種“粉絲”經濟,在后世,這種模式可謂是遍地開放,被人玩出了各種花樣。
雖然在當下,大家手頭上的錢并不多,但是一本書的售價也并不是很貴,所以這銷量,自然蹭噌往上漲。
很快,《生死十二日》的銷量,就突破了三十萬冊。
這個銷量,放在全國盡管不怎么起眼,可要知道,這是一本軍事類小說,屬于“偏冷門”的題材,能夠擁有這等銷量,已經實屬不易了。
當然,不管銷量如何,賀云的稿費也始終如一,這點是無法改變的。
而賀云自己,也并不在乎這些,在他看來,要賺稿費,就要賺國外的。
.........
九月底,秋意漸涼。
賀云換上了外套,騎著一輛二八大杠穿梭在林蔭大道上,身旁,時不時路過手拿書本的學生。
十多分鐘后,他來到了一棟教學樓下。
將二八大杠放到簡陋的停車棚后,賀云便帶著課本與教案朝教學樓內走去。
走進教室,他掃視了一眼講臺下坐著的一百多人,卻是暗暗吃了一驚。
“這.....怎么回事?今天怎么這么多人來聽我的課?平時不是只有二十多人的嗎?”
盡管心中泛起了嘀咕,但他還是故作鎮靜走到講臺前,放下手中的教案與課本后,他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幾個字。
“今天,我們來聊一聊唐詩對于唐代文學的發展,首先,什么是唐詩了,顧名思義,就是唐代的詩,一般來說,唐詩分為五言絕句,七言絕句等等.....”
對于自己的授課方式,賀云自然也有著自己獨特的一套模式。
比如他的課,一般不會先提問題,而是會自己率先介紹一段,講一講今天所要討論的課題或者說內容。
然后,再交給大家來討論,一方回答,另一方反駁,最后由他來坐總結。
有時候,他的課上也會提一些課外的話題,比如他最擅長的現代文學,雖然他教的專業是華夏古代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