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此刻,“深受打擊”的路遙顯得十分尷尬,他對著何主編笑了笑,趕忙轉移話題道:“何主編,賀云同志,我看時間也差不多了,不如咱們去筆會現場聊吧!”
“嗯……還真是,時間確實是差不多,那咱們便過去吧!”何主編一聽這話,當即看了看手腕上的表,而后,不由得抬起頭說道。
就這樣,三人離開了辦公室,來到了不遠處的筆會現場。
這次筆會規模并不是很大,《當代》雜志只是邀請了一些有潛力的作者前來,所以舉辦筆會的地點直接就安排在了雜志社的一間小型會議室內。
大家坐在一起,一邊喝茶,一邊暢談。
而在這次筆會上,賀云不僅認識了路遙這等著名作家,還結識了許多后世聽都沒有聽說過的年輕作家。
當然了,后世沒有聽過其大名,并不代表他們就不優秀。
這點,賀云心知肚明,所以,在筆會上,他一直是保持著互相學習的態度,與大家談天論地,探討文學。
筆會開了一天半左右,直到第二天下午,賀云才從《當代》雜志社離開。
…………
返回湘師大后,賀云便又過上了教書寫稿的生活。
而這種平靜的生活一直持續到了十二月下旬。
直到這天,他再次收到了一封黃易寄來的信件。
不出他所料,這次黃易寄來的信又是為了雙方合作一事。
此前,他一直很猶豫,所以一直拖著沒有給對方回信。
如今黃易又為了這事寄信過來,顯然是不愿意放棄與他合作。
“選第一種合作方式還是第二種呢?或者干脆拒絕他?”
賀云捏著手中的信件,不禁自言自語了一句。
“還是選第二種吧!不過合作可以,但新書至少也得是明年下半年才能考慮創作了。”
賀云最后還是選擇了以版稅入股的方式。
這畢竟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如果錯過了,確實太可惜了。
何況,以兩本書的版稅換取出版社百分之十的股權,這筆交易還是比較可觀的。
而且,這兩本書的版權依舊還在他的手上,并不屬于出版社,屬于出版社的只有這兩本書的繁體出版權。
也就是說,包括影視改編版權在內的其他所有權,仍舊是屬于賀云的。
除此之外,合作之中還有一點對于賀云是極為有利的。
那就是這兩本書只要能夠幫助出版社賺取到二十萬港元,合作協議就可生效。
這樣的標準對于他來說,算是非常低了,只要不出意外,賀云閉著眼睛寫兩本書都能達到這個目標。
而且,事實上,賀云并不是太看重出版社給他帶來的經濟效益,他看重的而是這次合作給他帶來的人脈關系。
至于合作協議當中的兩本書是什么題材?
黃易雖然沒有提及,可賀云心里明白的很,他肯定是希望賀云延續《蠻荒神海錄》的風格。
畢竟玄幻市場已經漸漸被打開了,而此刻,黃易也正在依靠自己的“玄幻”小說打造出一片新的天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