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她考上了湘師大后,她又重新拿起了筆,開始繼續自己的“文學夢”。
為此,她花了一個學期,寫完了這部八萬多字的小說。
而且,在此之前,她并未向賀云透露過,為的就是想給賀云一個驚喜。
可她卻萬萬沒想到,她等來的并沒有驚喜,只有忐忑。
因為這會,賀云根本就沒有看稿子,而只是與她聊一些學習上的一些事情。
“對于你們本科生來說,打好基礎是關鍵,如果有機會的話,最好是能夠繼續讀研,讀完研后,有很大可能能夠繼續留校,到時候不管是繼續攻讀博士還是留在學校教書,都是非常不錯的選擇。”
“還有,如果你真的喜歡文學,想要沿著這條路一直走下去的話,可以隨時來找我,完全不用像今天這樣,等稿子寫完后再來給我看!”
“啊……賀老師,我真不是故意這樣的,我只是想……想給你一個驚喜而已。”
此刻,聽到這話的李艷頓時眼眶都紅了,她沒想到賀云會因此而“生氣”。
要是早知道這樣,她就不多此一舉了。
“行了!你也別支支吾吾的啦!老師又沒有怪你,老師只是覺得你要是真喜歡文學,就大大方方的來找我便是。”
賀云一見李艷眼淚都快出來了,不禁苦笑道。
這丫頭,怎么這般愛哭鼻子呀!
這點,倒是和自己六妹很像。
…………
回到宿舍后,已經是下午四點半了。
賀云準備先好好看一看李艷寫的稿子,再去食堂吃飯。
于是,他坐到了書桌前,將那份稿子平放在了桌上,又從抽屜內拿出了一支鉛筆,看了起來。
“煙鎖清秋?這小說名字取得有些意思,有點瓊瑤式取名風格,言情題材的小說嗎?”
對于瓊瑤這位充滿了爭議的“言情大家”,賀云自然也有自己獨特的一些看法。
在他看來,瓊瑤劇在后世,尤其是九十年代至二十一世紀初期,已經成為了一種影視符號。
但就從文學的角度來說,瓊瑤的小說還是有許多瑕疵的。
尤其是“三觀”上,是賀云所不認同的。
不過,不認同并不代表賀云就不關注。
與“張愛玲”相比,“瓊瑤”的作品又是一種風格。
更為重要的是,在整個八十年代,隨著以香江為代表的武俠風與以“瓊瑤”為代表的言情風席卷大陸,一時間造成了兩個極端了出現。
一方面,年輕人尤其是學生很喜歡看這兩類小說,這其中以改革開放的最前沿――粵省為代表。
另一方面,老師與家長以及主流作家圈,卻對這兩類題材嗤之以鼻,甚至是不屑一顧。
在他們看來,武俠是沒有營養的,是比不上純文學的,而言情小說更是毒瘤,是毒害青少年、年輕人的一粒老鼠屎,必須予以取締、禁止。
可隨著盜版橫行,再加上八十年代末期,瓊瑤作品的影視傳入大陸,這樣的觀點也漸漸不再是主流。
而到了九十年代,以《婉君》、《煙雨蒙蒙》、《在水一方》等瓊瑤劇熱播,直接把瓊瑤的名氣上升到了極高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