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她還是有些猶豫,這畢竟是自己千辛萬苦才寫出來的,她并不想就這么輕易放棄。
“咳咳……這事你可不用著急,老師只是給你提供意見,決定權還是在你手中。”賀云見李艷依舊很猶豫,便笑著對她說道。
聽到賀云這話,李艷微微點了點頭:“賀老師,我明白,你放心,我回去后,會好好考慮清楚的。”
“好,那今天就到這吧,你可以拿著這份稿子先回去了。”賀云道。
小說名字改不改,正如賀云所言,決定權并不在他手上,而是在李艷自己手上。
改不改是她自己的事情,賀云可能覺得《戰潭城》這個小說名更好一些,但李艷卻很有可能會更喜歡她自己想的那個。
但不管怎樣,他都只是建議,并沒有強迫她。
作為她的指導老師,他只會言盡于此。
而且,以前,他也是這么建議她的,基本上都是點到為止,從未強迫過她一定要這樣做。
…………
幾天后,李艷對自己的小說還是進一步做了修改。
許多地方,她都按照賀云的建議給修改了。
可唯獨在小說名字上,她并未放棄,而是繼續沿用了原本的小說名。
對此,賀云這位指導老師并沒有說什么。
這是她自己的選擇,沒必要去干涉她。
倒是在投稿的平臺選擇上,她采用了賀云的提議,選擇了湘省的雜志社――《芙蓉》雜志。
之所以選擇這家雜志社,原因有三,一是《芙蓉》雜志畢竟是湘籍雜志,二則是因為小說題材雖然是言情題材,但其中涉及的許多戰爭情節都和省城這座城市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所以相對而言,在審核上,應該會適當放寬一些。
至于最后一個原因,當然是因為賀云個人的關系。
《芙蓉》雜志的主編,賀云是認識的,如果賀云和他打個招呼,說這小說是自己的學生寫的,想必在審核的速度上應該會加快許多。
事實,也正如他所料想的那般,因為賀云的緣故,《芙蓉》雜志社的主編親自審核了李艷的這部小說,而且前后只用了一天時間。
用他的原話來說,這部小說立意很高、雖描寫的是兒女情長,但也不失家國情懷,是一部難得的佳作,完全可以予以通過。
而且,他還承諾,若是李艷有想法出版的話,他可以幫忙聯系相關的出版社。
比如說湘省人民出版社,這是一家老牌的湘省綜合性出版社,自改革開放以來,到如今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不管是哪種類型的書籍,都可以出版。
李艷的這部小說屬于文藝類型,自然也是可以出版的。
畢竟金庸先生的小說就有不少是由這家出版社出版的。
李艷對此自然是非常樂意的,可是待到元旦節后,賀云卻收到了《芙蓉》雜志主編寄來的一封信。
信上說,需要李艷親自過去和出版社談出版的事情。
想來是這其中出現了某些問題。
“賀老師,怎么辦?要不……還是算了吧,不出版就不出版吧!這部小說能夠發表,我就心滿意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