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從現在起,他便是國家作協成員了。
而且,當下一屆國家作協理事選舉時,他也將有資格參加這一場全國性的代表選舉大會。
畢竟國家作協的最高權力機構就是國家作協******,而這個作協******便是由個人會員與團體會員組成。
所謂的個人會員,指的是每一位加入國家作協的作家,至于團隊會員,則是各地各領域的作家協會。
當然,這里所指的作協會員指的是省級作協,比如說湘省作協。
而且,一般來說,作家都是先加入省作協,而后才加入國家作協的。
不過也有例外的,此刻暫且不提。
........
賀云領完茅盾文學獎后的第二天,他就乘坐飛機趕回了湘省。
回來后,他如往常一樣,一邊創作,一邊教書,并未因自己獲得了茅盾文學獎而驕傲,也未將這事掛在嘴邊,四處炫耀。
然而,即使他故意低調,卻也絲毫沒有影響到,各大報紙與央視對茅盾文學獎的報道。
就拿《湘省日報》來說吧,或許是因為賀云身為湘籍作家的緣故,這一次,《湘省日報》花了很大的篇幅來報道此次茅盾文學獎頒獎大會。
而賀云本人,在這篇特別報道當中,更是用了五百多字進行了大篇幅的介紹。
這其中就囊括了對賀云的各大獲獎作品介紹,還有賀云本人的傳奇經歷介紹。
至于央視方面,雖然《新聞聯播》節目只用了一分半鐘報道了第三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大會情況,但是可別小看這一分半鐘,能夠讓央視《新聞聯播》花一分鐘以上的時間報道的,無疑不是國家大事或者國際上的大事。
何況,在這則報道當中,還播放了大量的現場攝像畫面,尤其是賀云等六位獲獎者,更是給了好幾個特寫鏡頭。
這樣一來,賀云不“火”都難!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賀云的名氣在作家圈當中本就很大,現在又經央視的《新聞聯播》這么一報道,不少普通老百姓也紛紛知道了這么一位年輕作家。
盡管他們大多數人都不知道茅盾文學獎到底是個啥獎,但這并不妨礙他們對賀云等人的贊譽。
..........
銀城,《學生天地》雜志社。
高云燕正在自己的桌上寫著什么。
忽然,一個人急匆匆的走了過來,她十分激動的對高云燕道:“云燕姐,你看!你看!學長獲獎了!而且還是茅盾文學獎!”
“哦.....是嗎?曉麗,你把報紙給我看看!”高云燕一聽自己學妹馮曉麗的話,也不禁一愣,隨即道。
“給!云燕姐!”馮曉麗將手中的《湘省日報》遞給高云燕后,眼中充滿了憧憬與羨慕。
作為賀云的“迷妹”,馮曉麗從銀城師范時,就以賀云這位學長為榜樣。
盡管賀云已經從銀城師范畢業多年,可他的傳說在整個銀城師范依舊流傳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