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馬教授幾度想要放棄他們,但因為他們的天賦十分不錯,除了這個毛病外,其他的都還可以,所以馬教授最終也沒有把他們開除出課題組。
“邱言,還有你高正明,馬教授離開前可是說了,讓你們少去歌舞廳,多把心思放在學術課題上,這對你們畢業是有很大幫助的,別等畢業的時候后悔莫及,你們倆明白嗎?”
“明白!明白!師兄,我們都聽你的!”
“對!都聽你的!”
“那行,這可是你們自己說的,大家都停一下,我開始安排一下大家各自的任務。”
賀云說到這,故意停頓了一下,他掃了一眼這個課題的六個人,再次道:“這個學術課題已經快接近尾聲了,大家加把勁,徐琰,你負責清史稿這一塊,劉梅,你負責明史稿……”
賀云把眾人的工作安排好了后,便獨自一人找了個座位,翻開了手中的那本書,一邊翻看,一邊記錄了起來。
這個課題,是馬教授最近兩年最為關注的一個課題項目,賀云作為其主要助手,順理成章的成為了第二作者。
據馬教授自己說,他這篇論文準備投到國家級論文期刊上去。
至于具體是哪一本,馬教授倒是沒說。
不過,賀云也不在意,這樣的論文,他已經發表過兩篇了,多這一篇不多,少這一篇不少。
再說,他也沒期盼著短時間內升為副教授,要那么多論文干嘛!
若不是馬教授對他有提攜之恩,他還真不會答應馬教授加入這個課題。
…………
在馬教授出差的這段日子里,賀云也漸漸把心思放到了文學創作上。
《人生旅途》發表之后,他已經有半年沒有新的作品誕生了。
當然,《神探狄仁杰之偃師案》這個劇本肯定不能算的,畢竟這是答應給鄭小龍寫的劇本,并不在他原本計劃范圍之內。
他原本的計劃是,在下半年創作一篇中短篇科幻小說,如今這都快六月份了,也是時候該開啟新的篇章了。
科幻小說,他已經創作過好幾部了,從最初的《未來之夢》到《月球救援》再到《海上囚牢》,最后去年的《天網》,這四部小說,盡管都屬于科幻題材,可創作方向卻各不相同。
有短篇軟科幻,也有長篇硬科幻,有以星空為背景的,也有以海上為背景的。
唯獨虛擬網絡世界這類題材沒有創作過。
對于這類科幻題材,不是賀云不想嘗試,而是以前他覺得這并不能算是科幻小說。
在他的印象之中,虛擬網絡世界就是智能化網絡,這跟他所創作的《天網》是很相似的。
他不想再創作重復的題材,所以就放棄了。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他突然有了一個新的想法。
順著這個新想法,他逐漸將其進行完善,最后這才有了接下來他準備創作的這部小說――《端腦》。
何謂“端腦”,顧名思義,就是終端腦域,這是一個由未來科技開發的虛擬世界。
這個虛擬世界有一座名為“夏城”的虛擬城市,這座城市內與現實時空一切都是顛倒的,人類依靠終端機進入其中,參與虛擬當中的游戲,最終卻發現了一個天大的秘密。
當然,這不是最主要的,賀云的這部科幻小說最大的看點,還是對于平行時空與人類社會等領域的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