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不少作家圈的前輩,他們紛紛在報紙上發文,堅決支持賀云的決定,并表示,如果國外的文學獎授予時,采取歧視國人的做法,他們都將拒領獎項。
這下,不僅香江的一些報紙紛紛轉載,就連國外一些報紙也發表了類似文章。
然而,即使是這樣,許多國外的報紙上,瞬間出現了許多陰陽怪氣的文章。
就連菲利普.k.迪克獎頒獎方――米國費城科幻協會,都沒有就此事做出任何解釋。
對于這些,賀云也是在事后從梁主編的信中才知曉的,此刻暫且不提。
這會,他正忙著創作新作,一部短篇科幻作品。
或者說是一個系列作品。
每一部都可單獨成篇,但又有密切的聯系,有著共同的故事主線。
而且相比以前的科幻作品,這次,他將把目標放到一個之前從未涉獵過的領域――史前。
所謂史前,其實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一般來說,指的是很久遠的時代,至少是以千萬年計算。
也許有人會說,這個時代,會有什么科幻,這不是瞎扯嗎?
的確,史前時代,除了恐龍時代,以及更久遠的時代,甚至連生物都少見,要創作科幻小說,確實沒什么可寫的。
但平行宇宙地球史前說就不一樣了。
這部科幻短篇小說大概也就兩三萬字,講述的是一位物理學博士利用時光機器偶然回到史前社會的故事,他發現在史前時代,有著比現代社會更為高級的文明,更讓他吃驚的是,這個高級文明最終消失在歷史長河之中,甚至在后世連一絲遺跡都沒留下,強烈的好奇心讓他開始探尋這背后的真相。
可探尋到最后,他卻猛然發現,所有證據都指向了“神學”。
后來,他又竟然發現,那些流傳甚廣的神話傳說竟然與史前的高級文明有著驚人的相似。
于是,他得出了一個結論,科學的盡頭竟然就是“神學”。
這個發現,自然讓主角被世人所嘲笑,甚至嗤之以鼻,直到史前文明通過更為高級的時空穿越技術來到現實世界時,整個世界瞬間因此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也正是這次時空的“交流”,現實社會與史前時代的高級文明開始了頻繁接觸,最終釀成了“大戰”。
當然,一開始現實社會自然是節節敗退,被降維打擊了。
但后來因為時空的悖論使得史前高等文明也產生了分歧,一部分史前的智能生命站在了現實社會一方,另外一部分則站在了相反的方向,雙方在史前與現實世界不斷大戰,最終導致了現實社會進入了末日期。
至于這部科幻作品的名字,賀云也直接拿“史前世界”作為了這部科幻小說的名字。
不過,為了與以后創作的短篇系列作品區分,這第一部《史前世界》,他在后面又加了幾個字,變成了《史前世界――三皇紀》。
何謂“三皇”,即所謂的天皇伏羲,地皇神農,人皇軒轅。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種說法而已,事實上,“三皇”有許多種不同的組合,比如天皇,也有人說是“燧人氏”的,地皇,也有說是“炎帝”的,人皇就更多了。
但在賀云這部科幻小說當中,他并不指神話當中的三皇,而是指的史前時代高等文明的三位領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