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賀云的印象當中,這是一個書呆子形象。
可在賀英創作的這部長篇小說當中,卻將其塑造成了一個有勇有謀的形象。
盡管他沒有武功,可他卻憑借著自己的智慧差點就贏得了比武招親。
還有,就是“劉晉元”這個角色在出場的時候,并沒有那種憨憨的形象,而是風流倜儻,才子般的模樣。
簡單來說就一個字,那就是“帥”!
好吧,賀云沒想到賀英會將他塑造成一個這樣的書生。
而除了“劉晉元”這個角色以外,在她的這篇小說當中,還有許多人與他印象當中《仙劍》有不同的地方。
比如說“林月如”,劇中,她是大小姐脾氣,一開始比較魯莽,愛耍小性子。
但在賀英的小說當中,雖然保留了“大小姐”秉性,但卻并不魯莽,性格上稍稍有點改動。
再有那些拜月教徒,劇中并沒有大量篇幅對其進行描述,也就是他們在李逍遙嬸嬸的酒樓當中,有一定的體現。
而賀英的小說之中,卻有不少地方對其復雜行為的描寫,比如他們崇拜拜月教主,甚至崇拜到偏執,但對于南詔國的普通百姓,卻還存有一絲良知。
從這些補充與改動當中,賀云都多多少少能看到賀英自己對這個故事的一些想法。
像在《仙劍》系列當中,“宿命論”是整個故事主線的核心所在,而賀英的小說,雖然依舊也把“宿命論”寫進了書中,但卻暗暗傳遞出了另外一個觀點,那就是反抗亦有可能改變命運。
盡管這個觀點在書中并不明顯,但卻無處不在。
對于這點,賀云是十分滿意的。
在他看來,借鑒并沒有什么,但一味的借鑒,沒有自己原創的東西,那就不行了。
”四哥!怎么樣?”見賀云已經把稿子看完了,賀英連忙追問道。
“整體上來說,還行!勉強達到了我預期的要求,但是有些地方,我還是得跟你說一下。”
接下來,賀云便從專業的角度給賀英分析了一番。
之后,他又再次對賀英說道:“剛剛我所說的這些問題,都是從文學專業角度去分析的,接下來我就從讀者的角度來說一說你這小說當中的一些瑕疵,或者說是一些漏洞吧!”
“譬如說趙靈兒的回憶當中,李逍遙在十年前送他到的仙靈島,他是一直朝著一個方向飛的,但實際上,在天空當中,沒有任何參照物,是很難做到自己是直線飛行的,就算是以太陽為參照物,也沒法確定自己的方向一直是在一條直線或是一個圓上,因為太陽是會轉動.......”
“當然了,也許你會說,李逍遙用的是仙術,所以不會弄錯方向,可如果他不會弄錯方向,為何又會返回到原定的地點了,難道他就沒有發現降落的島嶼就是原本的仙靈島嗎?”
“還有這里,你在小說當中交代了李逍遙父親的下落,說他與妻子,形影不離。俠侶之名,為人稱羨,為四大名俠之一。李三思在三十多歲得子李逍遙,卻常將逍遙托付弟媳照看,二人仍浪跡天涯。其弟李三省早逝,膝下無子,逍遙由嬸嬸撫養長大。三思夫婦二人曾游東海仙靈島,于島上刻下了詩句,也就是說,李三思是到過仙靈島的,為何穿越回去的李逍遙沒卻有發現呢?要知道那時候他已經修煉有成了。”
賀云說到這,停頓了一下,又對著賀英說道:“我建議你還是別寫這一段了!”。
“可是.....四哥!我這么寫,是為了給《仙劍》前傳埋下伏筆呀?”賀英一臉委屈的望著賀云,回答道。
“什么?你還準備寫《仙劍前傳》”聽到賀英這話,賀云當場就愣住了。
按照時間順序來看《仙劍一》在《仙劍三》之后,那豈不是說,這丫頭還準備把《仙劍三》給寫成長篇小說?
要知道,相比《仙劍一》,仙劍三的背景更為宏大,甚至出現了神界等其他世界。
這么多世界,這么多支線劇情,他真怕賀英駕馭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