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我知道了,待會我妹妹過去,你好好跟他說,掛了。”賀云得到自己想知道的后,便將電話給掛斷了。
說實話,他也沒想到京都電視臺居然會開拍同樣的題材的動畫片。
要知道與魔都美術電影制片廠相比,京都電視臺顯然要遜色許多,動畫人才也是遠遠不足。
他真不知道京都電視臺是怎么想的。
怎么就拍攝同題材的動畫片呢?
“哎......算了,我也別想這么多了,還是多想想我的下部作品吧!”
的確,最近這段時間,賀云雖然一直在忙著學術論文的事情,但并未忘記對于文學作品的創作。
畢竟今年上半年,他除了出版了一部個人的作品集外,就沒有什么作品了。
這比起他前幾年,創作效率可大大降低了許多。
一方面是因為他需要忙的事情更多了,沒有創作時間,另外一方面也是他沒有想好創作的方向與題材。
所以這段時間,他一直在思索著創作的方向。
畢竟在此之前,他已經嘗試過各種題材的作品了,有些題材早已經駕輕就熟了,而有些題材卻是第一次創作。
比如說游戲題材,比如說紀實文學等等。
前者可以是游戲劇情設計,虛擬游戲世界創作,而后者范圍就更廣了。
說起來“紀實文學”它其實是一種迅速反映客觀真實的現實生活的新興文學樣式,是報告文學化的小說,也是小說化的報告文學。它以真人真事為基礎,可以有一定的虛構性,但對虛構還有一定的限制。
說的更直白一點,其實這種文學形式是指借助個人體驗方式(親歷、采訪等)或使用歷史文獻(日記、書信、檔案、新聞報道等),以非虛構方式反映現實生活或歷史中的真實人物與真實事件的文學作品,其中包括報告文學、歷史紀實、回憶錄、傳記等多種文體。
比如說賀云數年之前創作的諜戰類小說《孤島諜影》,就有點類似于”紀實文學”。
不過與“紀實文學”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雖然這部作品是由歷史原型的,而且還是真人真事改編,但是虛構的成分占比太大,所以嚴格意義上還算不得真正的“紀實文學”。
還有不久之前,賀云創作的短篇游記《山城的昨天與明天》,同樣也與”紀實文學“很相似。
只不過,它還算不得真正的“紀實文學”。
思來想去之后,賀云最終還是決定,創作一部長篇紀實文學,而方向,他也大致訂好了。
就放到科技工作者上邊。
準確來說是放到湘省著名的雜交水稻專家,或者說“雜交水稻之父“_袁老身上.
他之所以把創作方向放到這位偉大的科學家身上,一來是因為袁老雖然不是湘省籍貫,但他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湘省工作,算是半個湘省人,而他也同樣是湘省人,二來也是因為在今年,袁老當選了國家工程院院士,不管是資歷還是名氣都是非常大的。
當然,最重要的是,他在雜交水稻上做出了巨大貢獻。
就連小說名字,他都想好了,就叫《雜交水稻之父》。
而且既然是紀實文學,那小說當中許多事情就必須要做到盡可能的真實,而不是虛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