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訂閱,半個小時后刷新)
大家齊聚于此,除了因為梁主編的突然離世以外,其實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促使大家齊聚錦城,齊聚到《科幻世界》雜志社。
原來,隨著國內科幻小說的數量不斷增多,科幻作家也從原來的數十位發展到了如今的兩百多位,科幻協會的成員也發展十分迅速。
尤其是賀云這位科幻小說界的大作家在米國斬獲了“星云獎”之后,不少讀者都對科幻小說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以至于這些年科幻小說的讀者越來越多,科幻迷也在不斷增加。
舉一個最淺顯的例子,幾年前,《科幻世界》雜志改版之初,每一期的銷量還并不是特別多,但現在雜志的銷量比之幾年前早已經增加了近七成。
而且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加。
或許也正是如此,在梁主編還在世的時候,《科幻世界》雜志社主要領導就開始醞釀再一次承辦世界科幻大會,以此來進一步提升咱們國家科幻小說在國際上的影響力。
為此,雜志社一方面向川省科協做了詳細的匯報,一方面也開始為承辦這個世界性的大會做著各種準備。
包括定期舉辦筆會以及時不時的培養大批的科幻迷與作家。
除此之外,相關的科幻小說大賽也是免不了的。
據賀云所知的,光是這三年以來,每年的銀河獎入圍的作品數量就增加了好幾十部之多。
可見,國內科幻小說的數量與質量已然遠遠超出了八十年代與九十年代初期,到如今,幾乎達到了巔峰。
當然,話又說回來了,國內科幻小說的蓬勃發展,除了跟《科幻世界》這個老牌雜志社的努力分不開以外,事實上還跟好幾個雜志社的共同努力也是分不開的。
比如《畫書大王》《科幻大王》等就是其中最為典型的代表之一。
不過這些都其實扯遠了。
還是說回現在。
此時此刻,大家聚在一起,除了因為梁主編的事情以外,還因為另外一件事,那就是申請1997年世界科幻大會的承辦權。
這事,雜志社已經向上級部門做了匯報,并打了報告。
川省科協也已經審核通過了申請報告,并直接上報到了國家科協。
對于這事的態度,國家科協自然是十分支持的。
但在承辦地點上,還是有些分歧的。
國家科協的意思是在京都舉辦,而《科幻世界》與川省科協的意思卻是依舊在錦城舉辦,就如幾年前錦城那次承辦世界科幻大會那般。
最后商量來商量去,雜志社與川省科協這邊最終還是妥協了。
對于1997年的世界科幻大會,承辦地點還是落在了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