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訂閱,稍后更新)
提出這個建議的是一位比較年輕的作協成員,他叫姜德瑩,名字十分普通,但是卻有一個十分出名的筆名,湘云。
這位年輕的作家,非常崇尚紅樓夢,可以說她是一名紅學家,大小就研讀《紅樓夢》,幾乎把各個版本的《紅樓夢》都研究透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她曾經就此發表過各種有關《紅樓夢》研究的文章。
后來,她更是根據自己的理解,創作出了一部民國時期的長篇小說《瀟湘記》,其中不僅融合了她對紅樓夢的許多理解,還創造性的將民國的風云變化,風起云涌,描繪的淋漓盡致,是長篇小說當中不可多得的佳作。
也正是因為這部小說,她曾經獲得過十月文學家,還有不少文學上的大獎。
為此,國家作協破格為她發去了邀請,邀請她加入到國家作協當中來。
可以說,她是年輕一代作家當中,幾乎可以和賀云其名的當代女作家。
不過,據賀云所知,這位作家似乎在原本時空并不出名,甚至他都沒有聽說過這位的大名。
也許是賀云孤陋寡聞,也許是因為賀云的到來改變了此方時空。
但不管是哪一種,其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年輕一代作家當中已經有了繼承人,他們繼承了老一輩作家的優秀創作品質,敢于創新,也敢于推陳出新。
而這樣的局面,自然是國家作協諸位領導所樂意看到的。
或許也正是因為國家作協領導對于年輕作家的鼓勵與培養,這次當她提出自己的意見之后,坐在最前排的幾位作協領導在私下小聲交談了幾句之后,紛紛點了點頭。
他們其實早就有此想法了。
年輕一代作家可以說是作家圈子當中的未來,如果能夠在這樣一個極其重要的文學獎當中設立一個份量極重的新人大獎,已作為對新人作家的鼓勵,那勢必能夠很好的培養出更多的優秀年輕作家來。
而不是只有像賀云這樣少數幾位能夠撐得起門面的年輕作家。
“我同意小姜同志的看法!新人獎必須要設立,不僅要設立,而且得放到與其他獎項同等的位置上。”
“我贊同柯老的說法,咱們的魯迅文學獎不能只鼓勵那些老同志,中年同志,還得鼓勵那些年輕的青年同志。”
.......
很快就有不少老一輩的作家站了出來,對此表示了認可。
而后,坐在主位上的作協書記與主席也開始紛紛表態。
“同意!”
“贊同!”
.....
很快,隨著大多數作家舉手示意贊同,這個建議也迅速得以通過了。
會議還在繼續,隨著大家不斷提出各種建議,明年的魯迅文學獎各種評獎規則也得以確立起來。
四個小時后,會議進入了尾聲,隨著主持會議的某位領導宣布散會,這次的會議也宣告結束了。
第二天,有關“魯迅文學獎”的設立新聞很快就刊登在了主要的新聞報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