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聽到他建議的村民們,一聽到這話反應還是比較大的。
有些人后悔的不行,覺得自己確實不應該把糧食給賣了。于是,他們一大家子人回到家了之后,就商量了一個晚上。決定明天早上的時候再去縣城,用那個錢,把先前賣出的那些糧食都買回來。就算是損失那么一二十斤的糧,都無所謂。
可是,當這一大家子人悄悄的去了縣城之后,他們就發現,今天的糧食的價格,比昨天糧食的價格,還要高那么一茬子。
也就是說,自己昨天賣糧食的那些錢,根本就無法把自己賣出去的那些糧食都買回來了。
而且,這其中的損失不止那么一點點。細心一算起來的話,他們就發現自己真的要去買的話,他們差不多虧了五六十斤的糧了。
沒有辦法。
這對父子兩個在縣城里頭轉悠了一圈又一圈,到處打聽了各種各樣的事情,最后他們就發現,縣城里的物價真的太高了,而且是越來越高。
這種水漲船高的趨勢,任何人都阻擋不了了。
不過有一個細節,讓他們注意到了。那就是那些常年生活在漁船上的胥民們,他們現在為了買到糧食,要么采取以物換物。要么就是自家的那些魚,全部降了那么一點點價格,賣給了那些有糧食的農民。
于是,這對父子小聲地商量了一通之后就決定了,他們可以用錢先把那些糧食買回來。
買回來的那些糧食,……他們,就可以拿出一部分,跟這些打魚的換。
于是,這對父子換到了三百多斤的咸魚。
駕著驢車,滿載而歸之后,族長顧裕喜就首先知道了這個事兒。
他是一個精明的人。仔細的盤算了一下,發現這筆買賣做的。而且這家族人根本就沒有虧本。
從那個時候開始,他就建議那些賣了糧食的族人,趕緊的照著這個模式,把先前虧損的那些東西全部給補回來。
糯米吃的,陳米也吃的。
咸魚臘魚熏魚臭魚嘛,那就更吃的了……
總之,能夠吃的那些東西,多多益善。
陳萱萱現在是個農婦,聽到這事兒之后,心里也小小的動心了一下。
用素米,去換魚,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還是挺劃得來的。
畢竟,魚說到底還是葷菜呢。
“當家的,要不咱們現在也趕個趟,趁著那些人賣魚賣的便宜,咱們也買一些魚回來?”
“我到時候就天天給你做烤魚吃。對了,咱們還可以做魚丸。”
“只要咱們家魚丸子做得好,咱們說不定還能掙上不少的錢。”
顧言璋自從當上了小生意人之后,他天天就在心里琢磨著怎么掙錢,怎么掙大錢,怎么掙到更多一點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