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恒頂著各方壓力在占領的五城中推行仁君之治,說來也好笑,整個朝野上下支持他的就只有當初推他上位的五位大臣。
向來一心為民的丞相云項甚至是這場反對風潮的領頭人。
“荒唐!簡直荒唐!”齊王抄起案桌的硯臺怒而砸柱,更是抬腳直接踹翻了案幾,怒不可遏。“將五城百姓盡皆充為奴籍,隨意買賣受齊國百姓驅使。孤王要真這么做才當真是昏了頭,日后就算死了都得掛在齊國的恥辱柱上。”
“好一個云項,我當他愛民如子,沒曾想都是假象。我齊國百姓是民,姚國百姓也是民。只要入了我齊國的手下,所有百姓皆為齊民。”
齊恒一掌拍到桌上,眼中的堅毅絲毫沒有動搖。
他齊恒,要做就做開天辟地第一明君,任何人都別想阻攔他。
“傳令,云項革職貶為平民,我齊國重選丞相,凡有才者皆可自薦自舉。貼皇榜,廣招賢士,不拘出身,唯才是舉。”
自登基以來,齊恒深刻認識了人才的重要性,但更認識到一個和自己理想抱負一致的人才的重要性。
云項的能力毋庸置疑,可他代表的舊貴族利益集團顯然阻攔了他的前進。就算放棄云項這個人才他也在所不惜。
“聽說遭齊國占領的五城百姓被齊國好生相待,日子過的比之前還好。”
“能不好嗎?擺脫了好戰不仁的姚王,投入仁心仁德的齊王名下。再也不用擔心哪天大王突發奇想又帶著士兵去打仗,不用擔心軍隊無休止的征兵征糧,要我,我也過的好。”
也不知誰說了這些話,鬧市中眾人面面相覷,竟都在彼此臉上看出了艷羨之色。
誰說不是呢,如果可以選,誰想一直身處戰火之中?天下太平才是他們的平生夙愿。
“唉~時也命也。”
姚王城近來氣氛越發壓抑,因為頭頂君王的開戰壓力,因為齊兵懸而未退的兵線壓力。
所有人都開始思考,這么個成日就想著打仗、不顧百姓生死的君王,他們真要繼續追隨嗎?
“齊國發布招賢令,不拘一格招攬賢才,齊王真是難得的圣明君主,我想去試試。”
“萬一是陷阱,讓你有去無回呢?”
白衣士人迎風而立,灑脫不羈:“那便當我看錯了人,我認命。奉君可愿隨我同去?依我二人之才,必能在齊國爭得一席之地。”
奉君乃姚王座前肱股之臣,聽了好友相勸也確有意動,但他還有一大家子人,顧忌甚多。
“奉君,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姚王并非賢主,不值得追隨,你留下來根本沒有生路。”
白衣士人握緊好友手臂,殷殷苦勸。
奉君猶豫不決,直至第二日上朝,親眼看到一名方才還同他談笑的同仁被姚王斬首朝堂,同仁滾落的頭顱停在他面前,他盯著那雙因悲憤諫言未能閉上的雙眼,心里突然打定主意。
去齊國,謀個生機。
齊國的新任丞相很快有了人選,正是姚國曾經的朝中重臣,表字奉君的那位。
這個消息不僅讓姚王怒火中燒,更在姚國百姓中掀起軒然大波。
“連朝中重臣都知道擇賢主從之,我等難道還要固守著那昏君,等他把我們的家園也拉入戰火之中,等著看我們的親朋好友被他拉上戰場無辜受死嗎?”
“姚王不仁,殘暴無德。我今日就反了他這王,去投奔賢德齊王。”
“他媽的,在這里就是等死,老子不干了。”
“去投奔齊王,齊王招賢納士,是賢德之君,一定會善待百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