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諸如《唐中岳沙門釋法如禪師行狀》石碑等文獻也有記載,神秀才是弘忍正統的承繼者。
而在蘇橙看來,這段故事的確是有著很大漏洞的。
首先,就是弘忍和惠能、神秀這三位神僧的氣度,太狹小了。
傳法乃正大光明,何有偏袒村私的道理?
尤其是神秀,在歷史上,神秀曾被尊為“兩京法主,三帝國師”,曾先后為武則天、中宗、睿宗三帝說法。可見其佛法造詣之高。
甚至女皇武則天對其“親加跪禮”!
也就是向其行跪拜之禮!!
如此神僧,怎可能會因為嫉妒,就去派人追六祖惠能呢?
而之所以后來惠能的影響力高于神秀,也是因為惠能的弟子荷澤宗神會辯倒了神秀門人崇遠、普寂,才使得“南宗禪”成為了中國禪宗正統。
但那是后世弟子之爭,與當世者,卻是無關了。
當然了,這是從歷史上的探討。
而另一方面,蘇橙如今身為一個對佛法有深厚了解的人。自然也能夠分辨得出。
“菩提本無樹”和“身是菩提樹”,實際上,并沒有深淺之分。
“身是菩提樹”,代表的乃是小乘修身之法。
“菩提本無樹”,則代表的乃是中乘悟心之法。
兩者,其實所針對的方向,是不同的。
雖然從境界上來說,的確“菩提本無樹”要更高一些。
但是,兩者并無對立,而且只是單純的對佛法境界進行闡述,并非是爭辯!
神秀說的是見聞轉誦,惠能說的是悟法解義,乃是以此修佛遞升的基礎。
雖一語道破了小乘“有為法”與中乘“無為法”的關系,但是,這些境界對于佛門高僧來說,此等境界乃是基礎中的基礎。
慧塵大師當年之所以對自己的四句佛偈那么震撼,也并非是他沒有到這個境界,而是驚訝于這四句話如此簡單明了,并且是由自己這個“小沙彌”說出來的而已!
這句話有分量,但是,在慧塵大師看來,也只是證明了自己“佛性深厚”,僅此而已!
如果說這句話真的足以價值一個禪宗祖位,那,就太夸張了。
可以這么說。僅憑這兩句佛偈,便斷定境界的高深,進而決定傳授祖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一千多年間眾人探討的,都是惠能和神秀到底誰的佛性更高深。
但實際上的解讀,卻應該是這樣:持戒生定方得慧,緣起性空乃悟真!
兩者本就是相輔相成,前后依存。相當于物質基礎和上層建筑,不可分割!!
綜上所述。
在這個世界,神秀和惠能的確都存在,兩者,也的確都是少林的神僧。
并且后來惠能也離開了少林,去南方傳法,并且名聲很大,甚至有人便認為他是“禪宗六祖”。
但是,在這個世界,惠能大師多次說自己,并非是禪宗六祖。
神秀大師也很謙讓,亦從未承認自己是禪宗六祖。
因為祖位對他們來說,本就是“空”。
兩位大師在歷史上,可以說是和睦得很,也沒有后世那么多弟子引發道統爭端。
所以少林寺身為北宗禪,而這個世界卻沒有南宗禪,以及受其影響的“南少林”等一系列佛門。
因此,神秀大師才會被認作是禪宗六祖!
對于這一點,蘇橙當然認同。
無論神秀大師是不是真正的禪宗六祖,但蘇橙覺得,他和惠能大師一樣,都配得上這個稱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