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最后,他與神溪道人經受到了同一個問題。
那便是“什么是道”。
這個問題,就算是讓蘇橙去回答,蘇橙也很難回答!
從修煉法來看,佛家和道家,在修煉的手段上是相反的。
佛門認為“一切諸行無常,一切法無我,生者必有滅”,以圓寂為樂。
道門則恰好相反,道門認為“萬物皆由一而生,可以索萬物而到一,得一則萬事畢”。
換句話說,雖然道是無形無相的,但是通過得“一”可以近道,最后化身三界,進入有無相生的玄妙境界。
而“一”是什么,其實就是自己。
佛門修來世因緣,道門修今生因果!
這,便是眾妙之門的道家修行。
不過,雖說如此,但是蘇橙卻總覺得,佛道這兩種說法,雖然在修煉的途徑上可以說是截然相反,但是在最終目的上,卻又有很大的相通之處。
道家修持精氣神達于忘我忘身,是要將我融于天地。修煉的乃是自我元神。
例如那長生子就是一個例子,他講元神化作劍光,可以溶于天地暢游!
但這所為的,其實并不是單純的力量。同樣也是為了讓自己可以與天地合,達到“清凈自在”,修煉到最后,“化身三界”也是這個道理。
理論上來說,修煉成為“大羅金仙”后,化身便可以出現在各個時空。
這一點上來看,與佛家的“寂滅為樂”,也相差不遠。
而同時的,佛家也有從涅槃之中演化化身的說法。
總而言之,從方法上來說,兩者截然不同。
但從結果、演化上來說,卻又處處都相似。
“難道說,所有一切的修煉法,到最后的目的,都是一樣的。可是那個目的到底是什么呢?”
過完了神溪道人的一生,蘇橙愈發迷茫了。
但是他卻隱約察覺到了自己突破心劫的一個可能。
如果說,修佛、修道所為的其實是同一個目的。那么方法如何,有的時候就反而不是那么重要了!
這或許也是為什么自己去轉修“天長地久不老長春功”時,佛光可以輕松的轉化為道蘊的原因。
可是,這個“目的”到底是什么?
佛家稱之為佛,道家稱之為道。但,它到底是什么?
蘇橙仔細思索著。
半晌后,他看向“拷問”自己“何為道”的心劫世界,眼中浮現出了幾分無奈之色。
對那心劫世界,道出了那句經典名言:
“道可道,非常道!”
神溪道人的心劫世界,轟然破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