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不少僧人盤坐于地,圍繞著那柄蓮輪劍,正在參悟著。
這些僧人的修為都不弱,基本上都是上四品境。
他們都在參悟蓮輪劍中所蘊含的一股意。
雖然蓮輪劍含有的不是佛法,但是,其中劍意的力量,對于佛門弟子亦是幫助不小。
“這位是太華劍仙的弟子,他特意奉師命來收回蓮輪劍。”
慈月大師說道。
話語落下,那些正在參悟的僧人們,皆是站起身,誦念佛號,讓出位置給方浪。
每一位僧人眼眸中對軒轅太華,都蘊含著敬意。
“方施主,請吧。”
“拔劍之事,看緣分,我佛也講究一個緣,若是方施主能取走蓮輪劍,我觀佛海自然不會阻攔。”
慈月大師說道。
方浪點頭。
隨后,慈月大師身軀一個模糊,化作一道流光消失不見。
當再度出現的時候,便在云海翻騰的一座古剎之巔。
慈月大師恭敬的朝著一位屹立于古剎之巔的老僧人躬身:“佛尊。”
“如今大唐天下大亂,阿思犖山以三皇子的名義起兵造反,大軍已經開始壓境,連破大唐境內數座城池。”
“這一切,都與長安中的那張鐵律有關。”
“圣皇掌管鐵律,鎮壓了大唐天下諸多超凡,而如今,阿思犖山聯手超凡強者,欲要打破圣皇統治……亂世來臨。”
“此子若是真的能夠召喚回軒轅太華,或許對于這個天下而言,是好事。”
“不過,蓮輪劍好得,真正難得的是插在脈宗之上的蓮死劍,況且,方浪若是拔走蓮輪劍,那已經得到了三柄劍,最后一柄,阿思犖山等叛軍,是絕無可能讓方浪得手的。”
佛尊緩緩開口,道。
慈月大師陷入沉默,并沒有說什么。
他亦是不傻,自然懂得最后一柄蓮死劍的爭奪,才是關鍵。
有很多人都希望軒轅太華能歸來,但是,亦是有許多人不希望軒轅太華歸來。
……
……
古剎內,蓮輪劍安靜懸浮著,并不是插在地面中,而是懸浮,劍尖垂地,與地面有寸距之隔。
而那蓮輪劍周圍的地面,則是被無數的劍氣給切割成一朵綻放的蓮花。
密密麻麻的劍痕,有幾分觸目驚心,而周圍插在地上的劍,似乎拱衛著這一朵蓮花。
古剎周圍的僧人全部都走遠,或是懸浮,或是佇立于大樹,或是眺望著場中的方浪。
對于方浪要拔走蓮輪劍,許多僧人都是感覺到不開心的。
畢竟,他們很多人都在蓮輪劍中悟得了不少軒轅太華的意,也借助這劍意,更上一層樓。
不過,連佛尊都未曾阻攔方浪,他們自然也不會擅自主張的去阻攔。
至于方浪能否拔走劍,大多數僧人都是沒有疑義的。
因為,方浪已經獲得了兩把軒轅太華的佩劍,一柄蓮生,一柄蓮回。
故而,對于蓮輪劍,沒有人覺得方浪會失敗。
許多僧人只是感覺到遺憾,遺憾以后再難有一柄劍能夠幫助他們參悟了。
方浪在萬眾矚目之下,終于是邁出了步伐。
對于這第三把劍,方浪的心頭也是有幾分激動,終于要拔劍了,第三把劍到手,距離軒轅太華回歸就更近一步。
或許,一直籠罩的真相就會揭開。
鐵律到底發生了什么?
圣皇到底怎么回事。
這一切,軒轅太華絕對知曉的很清楚。
蓮輪劍,坐落在這座觀佛海中心古剎,宛若插在佛海中央似的。
許多僧人都嘗試參悟,越是靠近蓮輪劍,就越發的會感受到壓迫,所以迄今為止,除了佛尊和慈月大師以外,真正能夠靠近到蓮輪劍寸距的僧人,基本上沒有。
故而,方浪來拔劍,亦是引起了太多人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