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來時間,眾人又開始商議整編訓練農兵之事。
“以末將屬下千余老兵為軍官,能夠在最短的時間把架子搭起來。但是要想形成戰斗力,必須得有一定時間磨合,必須得有一定時間操練,另外便是武器問題。農兵們雖然自帶了武器,但都是一些藤牌竹槍,便是刀箭都沒有多少,更不用說火銃火炮了。這樣的武器裝備,連反賊都不如,根本就沒法拉到戰場。”李定國道。
“朕已經下令從北京軍械司運送武器過來,數月前還吩咐海貿商行從廣東定制一批武器,應該快到了吧?”朱由檢道。
“陛下,因為運河冰封,船只無法南下,軍械司提供的武器只能走陸路,現在剛剛到徐州,恐怕還需要半個多月時間才能運到鎮江。”錦衣衛指揮同知劉文炳恭聲道。
“怎么這么慢?”朱由檢不滿道。
“其中有火銃一萬支,火炮百余門,三千斤重紅夷大炮便有二十門之多,光是抽調運送軍隊民夫便達三千人,走陸路實在是走不快。”劉文炳解釋道。
這幾年來,因為朱由檢手中有錢,北京軍械司火力全開,全負荷的打造武器。每年能打造魯密銃兩萬余支,各式火炮近千門,然而仍然無法滿足越來越多的軍隊,以至于很多武器還需要從廣東等省份購置。
自從得知江西反賊會順江東下攻打南京后,朱由檢便做出了武裝江東農兵的決定,然后便派人給北京軍械司傳旨,把庫存的武器立刻運往江東。但北京距離江東兩千里之遙,距離實在太遠,再加上冬天運河封凍,運送速度實在太慢,到現在還都沒能運到鎮江。
不過等到這批火器運到,至少能武裝兩萬農兵,打敗江西反賊便多了幾分底氣。
“等到火器運到,至少還需要一個多月時間讓士兵學會使用,而若是真正發揮火器威力,沒三個月的操練根本不成。”李定國實話實說道。
“能教會他們使用火器便行,射不射得準倒是無所謂。”袁可立笑道,“反正這些農兵也是疑兵,真正的大戰用不著他們。”
李定國搖搖頭,沒有再多說。朱由檢把訓練農兵的事情交給了他,按照李定國的心思,哪肯自己充當疑兵啊?當初在蕪湖只有三千部下,他都敢和袁崇煥二十萬大軍硬戰,現在手下有八萬農兵,哪甘心只起到牽制作用?
我一定要快速訓練好這些農兵,然后帶著他們上戰場和反賊大戰,為擊敗反賊立下功勞!李定國暗暗在心中發誓道。
又過了半個月,軍械司的武器終于到了鎮江。而此時,李定國已經訓練了農兵半月時間,農兵們本來就有一定基礎,在他的嚴厲操練下,農兵們行進有序,儼然已經有了一絲強軍的雛形。
武器到了,朱由檢便下令分發下去,但八萬人的農兵,也就只能武裝一萬余人,其他人仍然使用著冷兵器。
等到海貿商行從廣東購買的武器到了就好了,李定國這樣和自己部下說。按照計劃,海貿商行會從廣東購買火銃一萬五千支,這樣的話,便會編練兩萬五千火銃兵,火銃裝備率已經非常的高。
然而突然有海船來到鎮江,帶來了一個消息,卻是廣東的火銃指望不上了。
半年前,海貿商行便給佛山的眾多鐵匠坊下了訂單,訂購火銃一萬五千支。佛山冶鐵非常發達,鐵匠足有數千家之多,半年時間打造一萬五千支火銃是沒有問題的。但是消息從廣東傳來,就在上個月,廣東突然有數千百姓造反,短短半個月時間便發展到了數萬人,佛山已經被反賊攻占,本該交付海貿商行的武器都被反賊繳獲,再也到不了了。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