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微微頷首,王承恩上前從茅良哲手中取過賬簿,以后自會召集精于算術的太監核對賬簿。
“你就簡單說說,此次倭國之行賺了多少吧。”朱由檢笑道。
“蒙陛下庇佑,此次倭國之行著實賺了不少,全部利潤加起來有五百萬紋銀,在船隊從倭國返回時,臣下令采購了很多貨物,故臣帶回來的紋銀只有不到四百萬兩”茅良哲便又把倭國之行講了一遍。
聽聞獲得如此龐大利益,朱由檢也很興奮。還讓朱由檢感興趣的是倭國現在的局勢。
“區區倭寇,先是在嘉靖年間侵犯我大明沿海,又在萬歷年間侵略大明藩國朝鮮,實在是罪大惡極。茅卿你支持那天草軍支持的好,就是要讓倭國大亂,哪怕少賺些銀子也無所謂。”朱由檢道。萬歷之時,倭寇悍然出兵二十萬侵略藩國朝鮮,大明花費了極大代價才擊退倭寇。而正是因為援朝之戰,遼東兵損耗太多,才給了努爾哈赤舉兵造反的機會,以至于有了十多年的建奴之亂,所以對倭國朱由檢根本就沒有什么好印象。
皇帝的夸獎讓茅良哲喜笑顏開。
“海貿商行現在可曾步入正軌?”朱由檢突然問道。
“已經步入正軌。倭國的航線已經完全控制,除了大明海商,西夷人一概不準前往倭國,沿海海商皆已經服帖,其出海貿易必須經過海貿商行的準許,去年光是賣準許證海貿商行便收入了百萬兩銀子。在江浙廣東等省的攤子也已經鋪開,各省都設立了負責采買貨物的分行,海外貿易的貨物很是充足。”茅良哲把海貿商行的現狀一五一十的向朱由檢講述了一遍。
“既然如此,你留在海貿商行也沒必要了,朕準備給你挪動一下位置。”朱由檢道。
“不知陛下要讓臣做什么?”茅良哲聲音顫抖道。
“朕準備把稅務司升為稅務部,和六部并列,專職賦稅征收之事。除了田稅仍然由戶部負責以外,其他商稅鹽稅礦稅,都歸稅務部負責。你便來南京,當這個稅務部尚書怎樣?”朱由檢問道。
“臣,臣愿意,就是臣是草民出身,沒有任何功名,若是當尚書的話恐怕會讓群臣不服。”茅良哲聲音顫抖道。尚書啊,正二品大員,絕對是朝廷重臣。茅良哲不過是商行掌柜出身,連個秀才功名都沒有,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能做到如此高官。而自己出身太過低賤,真的能做尚書嗎?
“什么出身不出身的,朕并不在意。功名不功名的,以后在朕這里沒什么用。”朱由檢揮手道。
“多謝陛下,多謝陛下!”茅良哲喜不自勝道。和二品尚書相比,皇家海貿商行大掌柜根本不值一提,一個是商人,一個卻是朝廷重臣,根本不是一個等級。
朱由檢微笑著點頭。茅良哲為自己組建了皇家海貿商行,每年賺取數百萬兩銀子,實在是勞苦功高,給他一個尚書算是酬功。
“陛下,臣走了后,海貿商行交由誰人負責?”茅良哲欣喜過后,又請示道。
“海貿商行眼下規模太大,不能再由一個人負責了,可把海貿商行一分為三,分為浙江、福建、廣東三個商行,分別委任三個掌柜,具體人選你可以向朕舉薦。”朱由檢想了想,說道。
海貿商行每年所得利潤太大,完全交到一個人手中朱由檢有些不放心。即便一分為三后,朱由檢也要往三個商行分別派人監督。
“如此也好,以后浙江商行走倭國航線,福建商行除倭國外也可去呂宋,而廣東商行則負責開拓南洋貿易。至于三個掌柜的人選,容臣思量一番后再向陛下舉薦。”茅良哲道。
“如此甚好。”朱由檢滿意的點點頭。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