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就砍些高粱桿回去嗎?大哥,給我五百人,我一定能打下這屯寨。”看著不遠處的屯寨,劉興治躍躍欲試道。
和害怕和建奴作戰的皮島諸將不同,劉家兄弟都剛從建奴那里歸明,對建奴非常熟悉,并沒有太多畏懼。更何況劉興祚此次出擊,帶了足足五百女真兵,除了裝備不行,這些女真兵的兇悍不弱于建奴。
劉興祚冷笑道:“這屯子里頂多數十個旗丁,打下來能有多大功勞,咱們還是等著鎮江堡的建奴援軍到來再一起打吧。”
鎮江堡城高難打,劉興祚也沒有把握攻下鎮江,便決定采用圍點打援的策略,調出鎮江堡的建奴旗丁。
不過試探性的進攻還是要的,否則建奴未必會上當。
等把高粱地破壞殆盡后,已經到了中午時分,劉興祚終于下令對東溝屯試探性佯攻。六七百百明軍舉著木制盾牌,向著東溝屯緩緩逼去。
屯中的建奴全體上陣,便是建奴婦女也都上了寨墻,沖著外面逼近的明軍開弓放箭。
一支支羽箭射到明軍陣列,大半被木盾擋住,但建奴旗丁箭法都很精準,不時有羽箭透過木盾,射在后面明軍身上,把明軍士兵射倒在地。
明軍陣中的女真兵紛紛用弓箭還擊,雙方羽箭往來互射。
然而建奴旗丁在一丈多高墻上,占了地利的便宜,若是屯寨被攻破,全屯一百多口都無法活命,故而士氣高昂。而東江軍士兵卻不同,不管是普通士兵,還是女真兵,都沒有死戰的準備。當被射死射傷了十來人的時候,不等劉興祚下令,便紛紛退了回來。
劉興祚看的直皺眉,沒想到手下軍隊士氣這么差。
這樣戰力的軍隊,難怪面對建奴屢戰屢敗。
不過......
鎮江堡,鎮守鎮江堡的參領名叫阿赫,正藍旗。手下的旗丁越有四百余人。
建奴人口本來就不多,其旗丁百姓大部分居住在遼沈一帶膏肥平原地區,少部分則留在了建州衛老家,在其他地方只有少數駐軍。
鎮江堡雖然卡在朝鮮通往遼東要道,但朝鮮人不足為懼,根本不敢和建奴為敵,鎮江堡守軍主要防備的是來自皮島的進攻。東江軍戰斗力孱弱,四百旗丁足以守住鎮江堡,實在不行的話,寬甸等城堡的軍隊也會來援。
聽到東溝屯的求援時,阿赫愣了一下,他沒想到皮島的明軍不來攻打鎮江堡,反而去打東溝屯。
東溝屯就一兩百人,幾十個旗丁,明軍兩千軍隊出征,要耗費眾多錢糧啊,即便能打下東溝屯,傷亡必然也不小,而且東溝屯偏僻,毫無攻占價值,明軍為何要打那里?讓阿赫非常不解。
“參領大人,明軍攻勢甚急,請大人快快救援。”求援的旗丁哀求道。
“不急,說不定是明軍聲東擊西之計,打東溝屯是假,打鎮江堡才是真,說不定正等著我出兵呢?”阿赫摸著下巴,分析道,“來人,去各處打探明軍動靜,特別是有沒有明軍從朝鮮境內登岸!”
阿赫也是聽過《三國演義》的,懂得一些兵法,對聲東擊西什么的還是知道的,所以他要找到另外一支明軍伏兵。
派出的人陸續回報,說并無明軍登陸跡象,不管是鴨綠江西側,還是鴨綠江以東朝鮮境內,都沒有發現明軍蹤跡。
“參領大人,說不定明軍是真的要打東溝屯,為了斬獲首級。”有手下分析道。
阿赫恍然明白了過來,也許這才是事情的真相。自己可能想多了,明軍可能是真的為了斬獲一些首級,而不是想對自己守衛的鎮江堡動手。
出動兩千軍隊,耗費大量錢糧,付出較大傷亡,就為了東溝屯幾十個旗丁首級,正常人沒人會選擇這樣得不償失打法,可若是東江軍的話,這么做便可以理解了。明軍是以斬獲首級計功,面對八旗很少獲勝,自然也很少有斬獲。能斬獲幾十首級,已經是了不得的勝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