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數騎分從遼陽城東西城門馳出,分別向東西方向而去,正是派往送信的使者。
去明國境內路途遙遠,需要繞道蒙古境內,一千多里的路途,沿途又沒有驛站,至少需要五六日時間才能到達明國境內,把信送到黃臺吉手中。而距離威寧營只有一百多里,雖然都是山路,雖然路上有積雪,騎馬也只需一日時間便可送到。
......
威寧營,位于太子河北岸,南北皆是山巒,有山道自東向西,東面通向清河堡、鴉鶻關,而向西二三十里則出了山地,向北可達沈陽,一直向西則通往遼陽城。
雖然叫做威寧營,其實是座周長四里的小城,開有東西兩座城門。
城池修筑于洪武年間,之所以在此筑城,因為這里有優質鐵礦,大明在這里開辦了遼東最大鐵廠,年產精鐵達萬斤之多!
曹變蛟率領兩營禁衛軍從鴉鶻關出征,順著山道一路向西,只用了兩天時間便迅速攻到了威寧營。其實在威寧營和鴉鶻關之間還有一座清河堡,不過在萬歷四十六年時,清河堡被努爾哈赤派兵攻破,清河堡附近的大明軍民被屠戮一空,清河堡也被摧毀。而建奴人口本就稀少,也沒心思經營山巒間的堡壘,所以從鴉鶻關到威寧營,幾乎沒有什么人煙,自然也沒建奴阻攔。
威寧堡因為是鐵廠所在,深受建奴重視,在威寧堡駐扎有五百旗丁防守,堡內還有漢人鐵匠一千多人。
曹變蛟帶兵來到后,立刻把威寧堡包圍,開始攻打。他兵力是建奴十倍以上,又有著大量火銃火炮,進攻這樣一座小城自然費不了太多時間。
先用火銃壓制城頭守軍,然后積土石成山,半日時間便堆出一座比城墻還高的土石山,數百明軍站在山上自上而下射擊,還在山上安放數門佛郎機火炮,射的城墻上建奴死傷慘重。
建奴弓箭雖然厲害,射的準射速快,但破甲能力遠不如射程內的魯密銃,除非射中面門咽喉等要害,對人人穿甲的禁衛軍來說,往往中數箭還能行動自如。
而火銃射速雖然不如弓箭,但破甲能力卻要強得多,三十步內足以擊穿建奴身上鎧甲。再加上有數門火炮相助,禁衛軍很快就在對射中占據了上風,靠近土石山數十步城墻被火炮轟的垛口崩裂,墻上建奴被射殺一空。
借著銃炮壓制的機會,禁衛軍迅速爬云梯攻上城墻,一番廝殺后殲滅了建奴守軍,占據了威寧營。
而此時,德格類剛剛從沈陽出兵,距離威寧營還有一天多的路程。實在是德格類沒想到明軍會這么短時間內攻破威寧營。
德格類原本想著靠著威寧營城池,把明軍堵在山道中。德格類自己率領了八千旗丁,再加上從遼陽調來的五千旗丁,兵力是明軍兩倍多,在山道上圍滅明軍自然輕而易舉,而擊滅這支明軍偏師以后,可再從容對付另外兩路明軍,選擇其中一路,各個擊破!
然而威寧營的陷落,讓德格類的心思頓時落了空。
威寧營是大金國最大鐵廠不說,位置也非常重要,一旦這支明軍從威寧營向西,便可進入遼河平地,威脅著大金國的根基。所以必須剿滅這支明軍!
到達威寧營的次日,德格類便開始了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