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迎祥悲憤道:“野心,什么野心?是,我們中是有邊軍官兵,是能吃飽肚子,但是我們不想千里去遼東和建奴作戰,不想沒有錢糧被平白驅使,不想做路邊的尸體!”
“既然是邊軍,便要聽從朝廷調遣,這是天經地義。若都是你們這樣,大明如何能抵御外辱?朝廷養兵千日,不久是讓你們上戰場嗎,你還有臉在這里胡說!”張世澤不耐煩道。
“是啊,高大哥,世子爺說的對。若是遇到一些苦難便揭竿而起,天下非大亂不可,那會死更多的人。現在圣天子在位,心中裝著天下百姓,眼下延綏老家的鄉親都過上了好日子,至少吃飽肚子已經沒有問題。陛下圣明,我大明已經收復大半個遼東,建奴損兵折將再也不是威脅,陛下已經下旨永遠停征遼餉和練餉,從今后天下百姓都會過上好日子。大哥,你還是回頭認錯吧,陛下圣明,也許會赦免你的罪過。”李鴻基耐心的勸道。
高迎祥搖搖頭:“事已至此,我已經不奢望被赦免了。不過我有最后一個問題想問問你,不弄清楚便是死也無法瞑目。”
李鴻基道:“咱們兄弟一場,大哥有什么話盡管問便是,能告訴你的我知無不言。”
高迎祥道:“李鴻基,你剛才說你從一開始便是朝廷細作,為的是剿滅我黑山軍,可是你既然是朝廷的人,為何在開始的時候幫著我們對付明軍。我黑山軍能擊敗三路五萬明軍,其中以你李鴻基功勞最大,這三場戰中,明軍死傷數千,其中都是你的功勞,這又讓我很是不解?”
你李鴻基不是口口聲聲說是奉朝廷命令臥底黑山嗎,可是你卻幫著黑山軍擊敗三路明軍,殺死殺傷數千,你又如何對朝廷交代?
“哦?”張世澤饒有興致的看向了李鴻基,想聽聽李鴻基會怎么解釋。
李鴻基卻一下子沉默了。
“當然,我知道鴻基兄弟你也是迫不得已,畢竟要想贏得黑山軍信任,不得不交出一些投名狀。”高迎祥繼續道。
以數千明軍士兵性命為投名狀,這代價也太大了吧!
“其實被俘的這些時間,我一直在想,先前鴻基兄弟你說的很有道理。當時你說若是擊潰三路明軍,大明從榆林到大同兵力空虛之極,我黑山軍可以趁虛而入攻入大明,眼下大明境內連年災難民不聊生,只要我黑山軍能夠攻入,便會有無數百姓跟從我們,到時大事可期。鴻基兄弟你建議我黑山軍進攻大同,可惜大當家王嘉胤不聽你的話,非要從榆林入邊墻,卻沒想到張世子帶延綏軍已經趕到了榆林。若是王嘉胤當時聽了兄弟你話,說不定我黑山軍現在已經攻下了大同,進入了山西。”
高迎祥滿是可惜的道。他的語氣非常平淡,可一句句話卻如同毒箭一樣射向李鴻基,要置李鴻基于死地。
高迎祥的話是說李鴻基本身也是投機者,早已經背叛了大明朝廷,所以才獻計獻策幫助黑山軍擊敗三路明軍,才獻計進攻大同,只不過王嘉胤沒聽他的話,非要從榆林進兵,才有現在的下場。言外之意,李鴻基是知道張世澤會帶領延綏軍趕到榆林,見勢不妙才陣前反正,重現撿起先前臥底的身份。但李鴻基心中卻還是一個反賊,一心想著造反!
李鴻基一直默默聽著,任由高迎祥把話說完。等高迎祥閉嘴后,李鴻基才抬起頭來,先是看向張世澤,然后又看向高迎祥,忽然笑了。
“高大哥,我明白你的心思,無非是看我出賣了黑山軍,想借著朝廷的手為大當家他們報仇而已。但是我告訴你,不要在費心思了,因為我為黑山軍出謀劃策也好,幫助黑山軍擊敗三路明軍也罷,都是奉命行事。”
“怎么可能?”高迎祥失聲叫道,“朝廷怎么可能為了黑山這幾萬人,便犧牲數千官兵,根本沒有道理。”
“世子爺,還是把他嘴堵上為好。”李鴻基不再理會高迎祥,看向了張世澤,“有些話不適合讓太多人知道。”
張世澤點點頭,揮揮手,命人再次把高迎祥嘴巴堵上。
“到底怎么回事?”吩咐手下不許多話后,把其他人都打發出去,張世澤看向了李鴻基。
“末將一切行事,都是聽從上面指示。”李鴻基簡單道。
“你說的上面是?”張世澤問道。
“三邊總督孫大人。”李鴻基言簡意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