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這孩子樸實(缺心眼)啊!
這種品性的人,若是誠心對人,尤其是發自內心的尊重一個人的時候,那是真的能對你掏心掏肺的好。
在HK的那段時間,朱大志留在老蔣兩口子身邊伺候著,那真的是鞍前馬后,服服帖帖。
老蔣心中感慨啊!
多好的孩子啊!
聽話,老實,尊師重道,讓干什么就干什么,練功的時候又肯吃苦。
害!
要是個啞巴就好了。
·
何況,朱大志的天賦居然不差!
這讓老蔣有些出乎意料了。
這孩子心思太簡單了,簡直就是一根筋的那種類型。這樣的人,學起東西來,心無旁騖,專心致志,而且從不分神,也不偷懶。
讓扎馬步,哪怕是累的滿頭虛汗,兩條腿抖得就跟打擺子似的,都還在堅持。
讓連拳架子,打上幾十遍都沒有一點不耐煩。
每天讓幾點起床就起店起床,起早貪黑的練功,絕不偷懶。
每次看到這孩子這么勤奮苦學,老蔣都納悶了。
“你這么好的苗子,怎么學習上就那么不用功啊?
但凡你學習上拿出十分之一的這種態度來,你也不至于連個技校畢業都磕磕巴巴的嘛。
不說考個清北……考個名校也不是問題啊。”
朱大志聽了這話,一抹汗珠子,就直接來了一句。
“師父,你哪個學校畢業的?”
“……閉嘴!接著練!”
害……要是個啞巴多好!
·
朱大志練功勤奮,天賦甚至在老蔣看來,比**生一開始表現出來的樣子都要好一大截。
好吧,浩南哥其實不算天賦好的,只不過讓陳諾給加了個外掛。
朱大志從HK開始練功后,這么幾個月下來,進步又快又穩當。
每天打熬身體,練基本功。老蔣教的拳架子也練的爛熟。而且因為自己用功鉆研,自己每天還偷偷自己練習。
一套入門的拳架子,開始打的滯澀,但一個禮拜后,就能流暢的打出來了。
談不上行云流水,但動作卻都順滑了。
再打了一個月后,老蔣看著都嘖嘖稱奇。
其實在HK的時候,朱大志和宋家武館里的年輕弟子切磋對練過。戴著護具的那種。
開始的時候,朱大志就靠著自己在學校打架的經驗,掄著王八拳跟人對打。
然后每次都被人揍趴下。
慢慢的,就開始開竅了,從每次都被人蹂躪摩擦,漸漸的變成了互有勝負。
加上每次切磋完了,老蔣都會指點一番,然后調整他的出手,發力,以及步伐。
到了離開HK的時候,朱大志已經打贏了不少武館里的年輕弟子。
當然了,都是外門的年輕弟子,真正的宋家的嫡系親傳弟子,還是可以隨便揍朱大志的。
可這就很不容易了。
回到金陵城后,朱大志每天不辭辛苦,每天不等天亮就起來,穿過半個金陵城,早上去找老蔣學藝練功,白天回磊哥店鋪里干活兒,晚上下班了,還一個人在家里練。
入門的拳架子,老蔣已經把三套都教完了。
今天之所以把朱大志留了這么久沒回去,是因為老蔣已經開始決定教他內息的運轉了。
和當初教**生和陳諾時候一樣,一套內息運轉的法門,用了一上午時間傳授給了朱大志。
把個朱大志開心的,抓偶撓腮!
這特么的……就是武俠小說里傳說的內功吧?
耗費自己的內息,引導著朱大志搬運了一個上午的小周天,老蔣心中也是欣慰。
這孩子,還是有點天分的嘛。
端了個小搪瓷臉盆出來,倒了淺淺的一點水,兩指深的樣子。
然后,老蔣拿出一個玻璃球來輕輕放在了水里盆地。